【印聯傳媒網訊】在信息時代,一個傳統科技出版商究竟如何更好地存活?成立于1907年的美國化學文摘社也許可以給人們一些啟示。
近日,美國化學文摘社解決方案峰會在北京召開。在京逗留期間,美國化學文摘社總裁Manuel Guzman接受了《中國科學報》記者的專訪,他說,美國化學文摘社正在從過去的出版商轉變成為信息解決方案的提供機構。“我們制定了非常詳盡的計劃,既開發更多的新產品,又使之前的業務更加多元化,使我們的機構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
美國化學文摘社是美國化學學會的一個分支機構,在過去的100多年里,它積累了豐富的科技出版經驗,其收錄的龐大化學信息數據庫更讓其成為同領域的世界權威。
“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Guzman告訴記者,“大數據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盡可能多的利用大數據,把這些信息解決方案做的更加高效,力求提供最全面、最權威的信息解決方案。”
之前美國化學文摘社主要致力于提供內容,在未來的發展計劃中,它將向解決方案及決策支持方向傾斜。Guzman透露,美國化學文摘社將推出一系列新的產品,比如即將上線的“PatentPak”,其中包含全球七百多萬條專利信息,通過整合檢索,用戶能夠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專利信息以及世界各地有關該專利的使用情況,以供作出自己的專利決策。
“通常來說,某個用戶想要看一個專利里具體的化學反應式情況,他需要通讀兩百多頁不同語言的專利文獻,這個檢索過程工作量是很大的。”Guzman說,“但對美國化學文摘社的用戶來說,檢索過程就會輕松很多,因為我們的化學分析人員會先對這些信息進行索引,用戶在進行檢索時就可以直接定位到這個專利文件當中的某一頁,直接看到相關的化學成分或者化學反應式。”
目前,美國化學文摘社共有四百多位具有博士學位的化學分析專家,同時在全球范圍內還有一千多名專業化學信息分析人員為用戶提供這種服務。
盡管誕生在俄亥俄州的一個小城,但美國化學文摘社正在謀求全球范圍內更快的增長,中國市場就是其戰略布局中的一塊重地。“在專利申請方面,中國市場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所以在我們的業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圍繞中國市場進行的。”
美國化學文摘社本身是做化學信息的,和中國化學界的聯系也非常多。Guzman說,美國化學文摘社有一個“化學界未來領袖”項目,三年來已資助了來自中科院在內的6位年輕的中國化學工作者赴美訪學。
“我覺得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創新速度,可以說在世界上是居于首位的。從在中國進行專利申請、化學信息檢索以及化學出版物方面所反映出來的情況來看,中國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創新速度都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Guzman告訴記者,美國化學文摘社最近在北京設立了中國辦公室,主要職責就是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培訓,實現無縫對接。
為此,美國化學文摘社計劃針對中國市場,將檢索頁面做成中文界面,增加中國客戶在使用檢索時的便利,更加契合中文用戶需求。
“我認為中國市場的潛力還大大沒有得到挖掘,現在我們有了很好的團隊,相信中國市場會變得越來越重要。”Guzman 說,“希望我們在中國的服務模式也會在世界其他地方加以推廣。”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