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通過對北京朝陽、大興等區縣以及河北燕郊、保定等地走訪發現,大量仿真度高、價格低廉的假冒日用品充斥市場,其中不乏仿冒寶潔、聯合利華等知名廠商的產品。
被仿冒的日用品包括洗發水、蚊香、衛生紙等,經專業機構檢測,記者購買的多種“高仿”洗發水均有重金屬檢出,一款“高仿”洗潔精砷含量超標58倍。
無獨有偶,今年4月初,小型超市主劉女士低價進了一批洗發水,賣出后接到大量顧客投訴。“用了我賣的洗發水后頭皮瘙癢。”劉女士開始懷疑貨有問題,之后她從批發商處得到確認,這批貨屬于“高仿品”,一般很難分辨出來。危害如此之大卻真偽難辨的“高仿”日用品是怎么出現在批發市場的、又存在哪些貓膩和危害?
3000元開“工廠”
日用品原料設備泛濫,生產成本低廉;仿冒包裝可掃二維碼。“高仿”日用品泛濫,背后隱藏著一個龐大的生產原料、設備市場。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行業內洗發水等日用品生產設備已經成規模出現,配方也已不再是秘密。
“3000塊你就可以有自己的生產車間”,在北京一家洗滌設備公司網的宣傳視頻顯示,該公司提供中小型洗滌用品生產設備價格從3000元到兩萬元不等,還提供免費培訓上百種洗滌用品生產技術配方,授權多種洗滌用品品牌,并供應包裝瓶、包裝袋、標簽和生產原料。
至于包裝他透露,河北有專門做“高仿”包裝塑料罐的廠家,只要給錢,什么品牌的“高仿”包裝罐都能生產出來,甚至能偽造二維碼。記者隨后聯系了河北滄州一家洗護產品包裝罐生產廠家,詢問是否可以做“高仿”名牌洗發水包裝及標簽。該廠負責人直言“可以‘高仿’,可以掃條碼,保證看不出來。”
記者暗訪時發現,數家店鋪銷售的假冒日用品除價格明顯低于正品外,很難分辨真偽
建“聯合戰線”“多管齊下”打擊“高仿品”
朝陽區東郊批發市場的老李,并不擔心銷售“高仿”日用品會給自己帶來什么“麻煩”。他告訴記者,“高仿品”鮮有執法部門來查,廠家能辨別真偽卻很少到市場來打假,一般消費者只要能退貨,便也不再舉報。老李的說法得到了多個廠家的確認。
多次派員前往各地打假的聯合利華,有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制假者往往非常市場化地把握需求,他們打假任務非常艱苦。
今年2月份中國消協發布的《201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國內商品大類消費投訴中,日用商品類穩居前三,形勢嚴峻。“目前國內企業在打假維權方面意識還有不足”,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認為,打擊“高仿品”重要的還在于政府、企業與消費者聯動,多管齊下。政府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提高生產商侵權后的民事賠償標準,通過宣傳提高公眾維權意識,從而提高制假販假違法成本,達到遏制制假販假的目的。知名品牌企業也應該更加重視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組建打假團隊凈化市場,同時建立完備的防偽識別體系,讓“高仿品”無處遁形。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