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早在今年的2月29日,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蘋果公司訴深圳唯冠“iPad商標侵權案“引來網友的熱議。四個月后的今日,蘋果公司支付高達6000萬美元的調解金來了解了此次商標權屬糾紛案。有網友稱,蘋果公司此舉即將破產的深圳唯冠公司給”拯救“了。
7月2日消息,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透露,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本案調解協議于6月25日生效。蘋果公司于6月28日向該案的一審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述民事調解書。深圳中院于今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送達了將涉案IPAD商標過戶給蘋果公司的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
唯冠蘋果IPAD商標案調解 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
所屬分類:財經新功能放大觀看調解金額為6000萬美元
據悉,6月25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向雙方送達了民事調解書,該調解書正式生效。日前,蘋果公司已按調解書的要求向廣東高院指定賬戶匯入6000萬美元,并于6月28日向該案的一審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述民事調解書。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于今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送達了將涉案iPad商標過戶給蘋果公司的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
這意味著,蘋果公司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圓滿解決。
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透露,在今年2月29日公開審理此案后,承辦案件的合議庭認為,為使糾紛雙方利益最大化,調解是最佳選擇。目前唯冠公司債權人已達數百人,其最大的財產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標的價值上,訴訟前,涉案商標已被數個銀行申請輪候查封,一旦該商標價值發生貶損的話,將會導致債權人更大損失。
廣東高院稱,高院最大限度的滿足了雙方當事人的合理訴求。業內人士稱,該案成功調解實現了iPad商標的價值最大化,極大的保護了債權人的權益,開創了涉外商標權權屬糾紛解決的新路徑。
案件審理時間長達2年
據悉,2010年6月蘋果公司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深圳唯冠,要求確認其為iPad商標專用權人。蘋果稱,2009年公司通過英國IP公司從唯冠方面購買了在歐盟、中國、新加坡等7個國家和地區的10項iPad商標權,但是唯冠方面現在拒絕履行涉及有關中國商標權的協議。
經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開庭審理后,2011年12月5日一審判決駁回蘋果公司訴訟請求。隨后,蘋果公司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此前,深圳唯冠在上海浦東法院起訴蘋果,要求法院發布禁止蘋果銷售iPad的命令,但是這一請求遭到駁回,案件也中止審理。浦東法院稱雙方商標權屬糾紛正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中,在該院作出終審判決前,涉案商標權歸誰所有尚處于不確定狀態。因此,在是否構成侵權尚難定論的情況下,認定蘋果銷售iPad平板電腦構成侵權尚缺乏依據。
2012年2月29日上午9時,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此案,當庭未宣判。隨后,在廣東高院的主持下,雙方開始接受調解。
唯冠大債權人不回應
深圳唯冠iPad商標訴訟顧問、和君創業咨詢集團總裁李肅(微博)曾在做客騰訊科技微訪談時透露,目前唯冠的財產和ipad商標權均已被八大銀行查封,八大債權銀行認可的蘋果賠償金應該為4億美金。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唯冠和解金額為6000萬美元,僅為4億人民幣。
據李肅介紹,2010年11月,唯冠科技8大債權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國開行、廣發銀行、交行、浦發行、華夏銀行、深圳平安銀行)宣布結成聯盟,由和君創業為唯冠科技的代理方,并組建律師團與蘋果交涉相關事宜。
他透露,iPad中國商標沒有賣給蘋果是當年蘋果公司承認的事實,雙方進行了長時期的轉讓談判。2010年八家銀行查封唯冠深圳公司后,蘋果還派律師與八家銀行協調有償轉讓該商標。
和君創業發言人黃一丁向騰訊科技表示,自己處于休假狀態,對和解一事暫不知情,不方便發表言論。
印聯傳媒轉載自互聯網
相關閱讀:第187期印聯培訓分享專題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