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在2017湖北人力資源就業創業博覽會上,我們可以看到湖北全方位打造“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成效顯著,信息化技術給群眾就業、業務辦理帶來的新變化,“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就業已越來越接近現實

小盒子連接大平臺,家門口就能體驗一站式就業服務
在襄陽展廳有一款人社惠民工程一體機,個頭雖小,它卻兼容身份證、社保卡和指紋的驗證功能,讓群主在家門口就能直連企業,享受職位檢索、投遞簡歷、瀏覽企業資訊、查看招聘會信息等一站式的就業服務。
據介紹,求職信息通過一體機進入系統后,用人單位可在線篩選簡歷,發送面試通知,方便快捷地完成招聘工作。一體機未來將重點投放到偏遠貧困地區,與手機端、電腦端、LED戶外大屏和電視機頂盒一起覆蓋全市各縣、區、鎮、村,形成“云就業”平臺終端集群。
通過計算,平臺還能將終端采集來的信息形成數據分析,并運用表格、柱狀圖、餅圖等多種方式將分析結果進行展示。信息化建設不僅方便了群眾,還能為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決策提供依據。
所有資料證照電子化,群眾辦理就業事項不再東奔西跑
智慧就業系統精簡辦事流程12項,群眾網上辦事3步之內均可完成操作。據宜昌展廳的業務流程面板顯示,目前,宜昌市智慧就業系統已實現7個部門32項信息的數據實時調取比對,個人身份號、戶籍、學歷、婚姻狀況、參保情況、就失業狀況、銀行征信,企業及法人信息等分別從公安、民政、教育、社保、就業、銀行、工商部門的數據庫獲取,群眾辦理就業事項不用再東奔西跑。
人性化的系統設計,群眾辦事一目了然。辦理前有須知提示,操作時有系統指引,遇到疑問在線咨詢,審批過程實時追蹤,辦理結果短信精準推送。以失業保險金申領為例,從以前需提交6項資料、填寫20余項表格變為無需提供任何資料,數據均從就業云數據中心提取和比對,系統自動計算失業金額和享受時限,失業人員僅需簽字確認即可。
就業地圖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求職招工一目了然
在湖北公共招聘網展臺,碩大的電子地圖正實時展示全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業培訓機構以及招聘企業的分布情況。
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通過網站或者智能手機打開就業地圖后,選擇所要找尋的就業服務機構、培訓機構、招聘企業所在地區,輸入搜索“關鍵詞”,即可足不出戶根據需求“找服務、找培訓、找工作”。
據介紹,通過地圖打造的“15分鐘就業服務圈”,將大大縮短求職時間,減少求職成本,縮短服務距離。
在此次“就創會”展區內,幾乎所有參展的市州都在推介自己的“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品牌,湖北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逐步成為現實?!盎ヂ摼W+時代,線下招聘會越來越少,大家已經更習慣于用網絡化手段來尋找工作”,省人社廳人力資源市場管理處副處長馬麗認為,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渠道、多手段、全方位的就業信息服務,湖北的“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建設已深入人心。
當前,互聯網+已成為時代的發展趨勢,廣大圖文快印企業也必須加快步伐,通過創新的技術,幫助傳統企業打造互聯網+印刷,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機遇。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