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每個人都會接觸到商品的價格問題,而且幾乎都有過討價還價的經歷。除了水、電、煤氣等按表示數和政府確定的單價計價以及交通票、公共設施門票的價格亦由政府決定買方只能被動地接受之外,在大多數情況下,商品和服務都能議價。
一般情況下,買方并不知道商品的底價,更不會了解該商品價格的構成和計算方法。所以,對買方來說,經過討價還價后的成交價是一個偶然的數據,到底便宜不便宜,心中并無底數。相反,賣方卻總是心知肚明。
印刷報價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買賣雙方之間對價格的高度透明性,也就是雙方在價格的構成、計算等方面的高度對稱性。這個特點反映在實際操作中既有其利,亦有其弊。利在于雙方心明眼亮,為誠信交易莫定了基礎。
弊則是現行計價方法比較煩瑣,不易掌握。且買賣雙方都必須設置計價這一崗位,培養熟練掌握這一技能的人員,從而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由于計價表本身的缺陷和雙方計價水平及利益的不同,歧義便會隨之產生。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