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自2013年起,我國印刷快印行業便開始遭遇“寒冬”,印企業務驟減,利潤不斷下滑,價格戰愈演愈烈,經營情況每況愈下,導致不少印刷企業因不堪“寒冬”的襲擊而接連倒閉!直至2015年,印刷市場一直未見“回暖”跡象,鋪天蓋地的企業倒閉新聞弄的人心惶惶,寒冬下的印刷企業究竟何處尋“港灣”?

在2013年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印刷行業就開始接二連三傳出爆炸性的新聞:
“福建印業巨頭——千帆倒閉,老板跑路工廠遭哄搶。”
“深圳布吉一家印企瀕臨倒閉,工人已四個月工資未發,三百多工人今天去政府請愿了,工廠已被法院查封。”
“北京日邦印刷公司關閉:200多名員工集體請愿討要工資。”
再看2014年,早就有傳言說2014年將會迎來包裝印刷行業倒閉潮:
包裝印刷行業等實體企業恐將加速倒閉;
蒼南印包業陷入“危境”;
珠三角過半小印刷企業倒閉……
一條又一條類似的消息充斥著各個版面。
而事實上,在2014年,的確又有一批印刷包裝企業倒閉。
而2015年印刷企業的不幸消息似乎也沒有停止。
1月26日,廣州豐彩正式傳出停產遣散員工的消息。6年的玩命掙扎,這家印刷王牌企業最終還是倒在了印刷寒冬之下!
3月17日,深圳又一家老牌印刷廠倒閉了!永聯彩印(深圳)有限公司,春節后老板一直未再露面。由于租賃的廠房合同已經到期,廠房二、三、四樓的舊機器設備全部被房東搬到了一樓車間。目前工廠已經停產多日,100多名員工正在展開維權行動。
似乎就像第一張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福州“千帆”倒閉后,引起了業內的連鎖反應,一家又一家算得上規模的印刷廠,都因為不堪重負接連倒閉了。于是關于“中國制造業倒閉潮來襲”、“中國制造面臨空前危機”等新聞鋪天蓋地而來,弄的人心惶惶!
小編注意到:這幾家倒閉的印刷企業,都是原來給人們感覺頗具實力的成功企業。然而,殘酷的現實已經向人們明確詔示:不論企業規模大小,如果違背了市場規律,盲目轉型,經營無度,最終都可能將企業引向死胡同。
那么,寒冬下的印刷企業究竟何處尋“港灣”?
分析以上倒閉印企案例,可以給同仁更加明確的警醒和更深層次的啟示,我們從中應該吸取深刻的教訓,認真思考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些問題,理清企業發展的管理思路。
1.企業轉型并不等于管理得到升級。社會在不斷發展,市場在不斷變化,傳統的印刷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必然會面臨各種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所以,企業進行合適的轉型也是迎合市場的必要選擇。但是,轉型并不完全意味著企業就一定會得到管理的升級。粗放式的印刷快印企業管理是導致企業經營不善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轉型的目的,應該使企業的管理質量得到有效的升級,這樣的轉型才是成功的。
2.賒賬經營一定要把好度。現在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普遍面臨資金匱乏困境,有些印刷企業采購原材料幾乎是依賴賒賬方式勉強度日,不僅拖欠多家供應商的貨款,甚至采購設備或配件也要拖欠一部分資金。為了穩住客戶,有的印刷廠也讓一些客戶拖欠應付貨款。由于資金不能及時回籠,勢必就會加劇企業經營的惡性循環。因此,印刷快印企業應根據店內實際情況,引入先進的財務管理體系,如快印客會員寶商圈系統,通過將客戶單次消費變成會員制形式的預付充值消費,輕松緩解客戶賒賬的尷尬的同時,又解決了店內現金流的難題,消除了資金問題造成的隱患。
3.積極產品、營銷創新,規避惡性價格戰。價格戰產生的根源在于印刷行業產品趨于同質化。因此,規避價格戰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開發個性化創新產品,做到他無你有,他有你優,借助獨具特色的優質產品與營銷服務贏得客戶的信賴,從而提升店內業績!
小結:印刷業“寒冬”的到來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印刷業正處在變革的前沿,優勝劣汰的市場生存規則告訴我們,傳統單一的經營模式必然會被淘汰,那些最終被“寒冬”洗禮后而剩下的,必定是堅持開拓創新、順勢而為、借力打力的王者!
本文由印聯傳媒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