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隨著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并對“十三五”和2016年的工作進行了介紹和安排。近來對報告解讀的版本頗多,但是小編具體到印刷行業,看印刷業在2016年有什么新的走勢。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印刷業2016新機遇
解讀一:宏觀經濟持穩,為2016年印刷業的發展奠定信心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指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國內生產總值6.5%-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他強調說,我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要做打硬仗的充分準備。李克強說,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這是中國第一次將經濟發展目標設定為一個區間,給政府的宏觀調控留有彈性空間。英國經濟學家表示,增長范圍可能是一個向急需的結構性改革更寬容的立場轉變。GDP增長的目標設定整體比略有去年下降,設立區間也變得科學、合理,考慮到了實際民生問題。國家對于2016年的經濟發展依然信心十足,政策的穩定性與一致性也為2016年印刷業的持續平穩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李克強的表述中,我們雖然看到了“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這樣的警示性詞語,但也有“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這樣的激勵。2016年,印刷企業只要咬緊牙關,并在轉型升級和創新經營等方面有所突破,困難只是暫時的,前景依然大有可為。
解讀二: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印刷企業的發展活力
李克強指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2015年11月,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加強“供給側改革”的大形勢下,產能過剩的印刷行業將加快出清,低端產能將被進一步壓縮,而有一些緊隨大勢的印刷企業將活得更好。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巖鑌在2016新年獻詞中也提到,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常態下統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高。印刷業要在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加快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突破。
解讀三: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多渠道解決印刷企業融資難題
李克強指出,2016年要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在談到金融體制改革的時候,李克強要求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李克強還強調要要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準備金率、再貸款等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傳導機制,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等支持。
在2015年,政府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創業創新的減稅降費力度,如將月銷售額2萬元至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免征增值稅、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由今年底延長至2017年底。從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2016年更多有利于小微企業的利好政策也會相繼出臺,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理有序發展也會在解決中小印刷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上貢獻力量,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改革,將為印刷企業上市交易創造更良好的條件。
解讀四:創新推進企業發展,印刷企業要通過創新促進企業發展進步
李克強指出,要在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方面,他提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 ”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以及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等具體措施。
創新是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源動力,是推動印刷業不斷變革、持續向前發展的根本性力量。面對充滿變化、挑戰、機遇的印刷市場,印刷技術正向著“三化一轉型”方向發展,即“數字化”、“綠色化”、“網絡化”和“向包裝印刷轉型”。所有的印刷技術創新也都圍繞這4個方向展開。在2016年,印刷企業需要繼續堅持這一發展方向,通過創新促進企業發展進步。
解讀五: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印刷電商迎來發展好時節
李克強指出,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壯大網絡信息、智能家居、個性時尚等新興消費。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
2015年,“互聯網 ”行動計劃深入開展,印刷與互聯網深度結合,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也受到了行業人士的熱切關注,這近幾屆中國印刷電子商務年會的火爆,以及“云印刷”、大數據等概念的鋪天蓋地可見一斑。如何有效推進互聯網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印刷業的結合,積極發展印刷電子商務,在2016年依然會是印刷行業最為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解讀六:環境保護新突破,綠色印刷發展新動力
李克強指出,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要進一步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
現階段,環境污染問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目光,環境保護刻不容緩。值得關注的是,印刷業是較早開始實施綠色環保標準的行業之一。自2010年印刷業正式推進實施綠色印刷以來,綠色印刷在中國成績顯著。短短幾年時間,我國獲得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從無到有,目前已經達到925家,數量占全國的比例還不到1%,但其產值已約占全國的15%。
綠色印刷作為“十二五”期間我國印刷業的一項基本發展戰略,成效顯著。綠色印刷理念深入人心,實施領域不斷拓展,框架體系日漸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自覺使用綠色原輔材料,實施綠色印刷主動性明顯增強。
隨著國家治理環境污染進程的不斷加快,綠色印刷在我國也將繼續保持快速的發展勢頭。2015年1O月1日起,《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在石油化工行業和包裝印刷行業試行,隨著全國各地印刷業VOCs排放收費細則的陸續出臺,印刷企業可能會面臨更嚴峻的環保形勢。
解讀七:文化產業繼續深入發展,印刷業繼續受利好政策影響
李克強指出,要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他強調說,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全民閱讀,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自2009年,我國頒發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將文化產業正式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以來,文化產業關注度飆升。到2012年十八大時,特別提出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已經不容動搖,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刷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受文化產業繼續深入發展影響,印刷業也將繼續受利好政策影響,不少印刷企業已經嘗到了發展文化產業的甜頭。廣大印刷企業要積極將自己定位為文化產業,爭取國家更多的支持。
印聯責編: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