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從傳統印刷到數碼印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印刷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從商業模式到萬千應用,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更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印刷行業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大潮!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印刷行業的發展
斗轉星移,歲月變遷,和很多行業一樣,傳統印刷正面臨著現代互聯網科技的嚴峻挑戰。數字化、網絡化、移動無線化漸漸成為人類生活和商業的主流趨勢,在這個IT為王的時代,傳統印刷是一門太古老的技術和藝術。對接最新的數字網絡移動技術,更需要明悟最終用戶的需求,尋找印刷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的機遇,從應用著手,塑造印企適合需求的核心競爭力,充分拓展印刷的信息處理加工主渠道作用。
手機只能當電話用么?手機進化史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短短幾十年,先從固定電話到移動電話的無線歷程,再從短信接收到網上瀏覽和社交的信息媒介功能,再從鈴聲到音樂和視頻的視覺應用,繼而接聽按鍵到觸控的交互觸覺開拓……順風順水,水到渠成。這告訴我們,唯有融合和創新才能激流勇進。順應人類需求的技術進步,才能鑄就強大的產業和
企業,手機業可以成就蘋果和三星,應用的支撐功不可沒。印刷業呢?
同理,印刷僅僅只能是印刷么?人體視覺上會有盲點。如果能換個角度看,或者換位思考,很多疑問會豁然開朗。印刷本質是大規模信息復制,而信息獲取是由眼耳鼻舌手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器官組成。手機的流行,是從聽覺技術延伸到視覺,再到觸覺的積累完善發展過程。而印刷呢,在從視覺往聽覺,觸覺發展道路上,很多技術的發展思路上與手機進化演繹過程是異曲同工的:聽覺最終要往視覺的最基本元素圖文方向發展,我們印刷本身就是擅長圖文排版復制,為什么反倒成了圍城困境!很多事物看上去毫無關系,其實就和坐禪悟道一樣,境界所及,一通百通。從手機的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歷程中,也許我們能對印刷業未來發展有更多啟迪:趨勢大家都要面對,何不因勢利導,成就嶄新行業格局?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寬廣!
印刷業的數字化歷程
印刷業數字化的歷程源遠流長,從信息來源上講,最早是英文字母和單字節語言要素轉化為計算機能識別的“0”和“1”過程。繼而是中文數字化,然后延伸到印前的桌面出版系統CTP,繼而是DTP,接下來是印中環節數碼印刷,中間還穿插著CIP3、CIP4的傳統工藝數字化流程,目前正在向數字印后方向發展,形成全面數字化印刷的過程。
現在印刷業的數字化是將文圖數字化,然后通過全能印廠來實現數字化綠色復制,最終再由0和1轉化為紙媒傳統產品。整個圖文信息復制過程中,數字化進程越來越化繁為簡,從設備、流程上,都是越來越自動化,減少人工、設備臺數和種類,數字化改變了印刷流程,從數字印前,數字印中,到數字印后,而且逐漸三者一體,在短版領域實現后,漸漸往中長版領域發展。數字化不僅使得信息傳播方式在從紙媒向數字媒體轉移,也在深刻地影響著印刷流程,從傳統CIP4到數字資源管理,現在,我們已經漸入印刷數字化深水區。
數字化的變與不變,變的是信息復制方式和流程,不變的是信息本身和受眾。圖文印前價值依舊,而且,拓展到更廣闊數字信息領域,傳統和數碼印刷有圖文專業優勢,關鍵是如何走出以往的畫地為牢,把握時代機遇,拓展更大的領域。
以印前領域為例,目前互聯網業務所需要的排版和圖像處理人員,大量來自于印前行業,所用的軟件也大同小異。同樣,很多軟件也開始適應多平臺制作需求,國外的Xmpie,DirectSmile,PrintShopMail等可變數據軟件,本是用于一對一營銷紙媒印刷行業,現在都已經成為可以應用于印刷、郵件、手機端的產品,這種軟件方面的變化,在國內也在逐漸出現。論及排版的專業性,有誰可以和印前排版百年積淀相比?為什么不能拓展到互聯網業務上?
從字體發展演變角度,最早從字本身的達意功能的宋楷黑等基本字體,到歷朝歷代書法名家的千年文化積淀特色字體,到現代創新字體,橫豎撇捺折間,可以演繹出很多精彩,留住更多中文優美字體精髓,不斷開發適合手機和PAD的創新字體,適應傳媒多元化,一對一營銷字體像素化,防偽微縮字,超高分辨率屏幕字體細節展現等趨勢,在古典美和現代創新間游刃有余,穿越于模擬數字間,是老字體可以追求的新極致。
圖像領域,色彩管理始終是印刷的主線,從以往的電分機分色,到手工圖像調整,到色彩管理ICC標準建立,所見即所得在印刷行業漸漸被認可,直至目前跨越傳統印刷和數碼印刷的通用色彩管理工具,正在進行的手機,PAD色域和印刷ICC標準的銜接,是色彩管理可以進一步延伸的領域,如果能將印刷業積累的經驗用于新興行業,走出去的印刷技術會有強大的生命力。現在很多數碼影像都在使用數碼印刷設備和色彩管理技術,說明印刷業的技術開拓相關領域的實力強大。現實世界的圖文搬到互聯網上去,印前的專業性無可置疑,關鍵是不要把印刷只看成僅僅是“印”的那一個步驟和環節。
圖形、圖像,體現對影像和藝術的理解,可以從平面媒體設計到互聯網媒體設計一通百通。對于光與影的把握、對于圖像數字化和數字處理、色彩管理的掌控,是色彩的核心。畫鬼神易,畫貓狗難,對于數字化的真實復制把握、意境體現,需要深厚的底蘊。
圖表境,對圖的精確再現,源自對色彩的把握,對意韻的掌握。字達意,圖顯境,圖文合一,境由心生。只有對基礎的圖文信息制作把握好了,往上再做圖文合一排版,升級一元制作,多元發布才有堅實的基礎。現在很多期刊雜志制作都要求適應多種媒體發布形式,是否能利用現有資源能力優勢再進一步,是印前企業需要慎重考慮的。
目前,前端的圖文制作已經開始延伸到網絡信息領域。畢竟在相關的信息復制領域技術和資源儲備上,印刷具有專業性。
基本的圖文要素可以如此去適應時代趨勢,那么印刷本身又如何變化?其實印刷越來越靈活方便了,與之相應是自動化程度提高。數碼印刷機已經有連線裝訂和裁切功能,直接出來就是成品,在以往辦公小打印機做不了的普通商業短版復制領域,數碼印刷已經能夠擔負更大的責任。而在生產型印刷領域,數碼印刷也有不俗的表現,印刷在向豐田零庫存JIT方向發展,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就會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企業商務的文件量在增大,從印前到印后一體化設備的需求就明顯上升。現在印刷展上,數碼設備的需求在增長,對特殊承印物的應用也在增多。
相對數碼印刷的快速發展,數字印后設備也開始逐漸得到發展,從以往的小型手動設備,往大型離線和連線設備發展。客戶最終需要的是印刷成品,而且騎訂折后,模切燙金上光因為包裝業務持續增長,孕育相當大的數字化商機。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