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對于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中國已經度過了摸索期轉而進入了定型期,各大知名電商公司紛紛確定自己發展方向,雖然都是在利用自己的優勢與互聯網平臺做利益最大化努力,但是不同的公司戰略定位也各有不同。原正望咨詢副總裁周洪美將電商發展方向大致分為兩種戰略,即發展自有品牌與垂直細分市場。
丁老板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了。經營網易主業之外,丁磊還開辦了農場進行養豬養雞,近日又高調宣布了一項新業務:在線照片沖印定制服務,通過相冊、馬克杯、抱枕等照片周邊產品開拓個性化印品市場。丁磊認為淘寶、京東等電商企業側重實物,做的是渠道商,可歸為“平臺派”和“渠道派”,而網易電子商務偏重生活服務,屬于“印象派”。
雖然丁磊對電商的劃分不盡科學,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電商經營的兩個戰略思路: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
對電商企業而言,低成本來源于多個方面,比如能夠更有效率地獲取流量,更低的管理成本,但最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規模經濟意味著可以有更多的用戶來分攤固定成本,范圍經濟則是電商平臺上有更多品類的商品銷售,能夠提高用戶的客單價,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當用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借助用戶的口碑相傳就能夠達到用戶自然增長的效果,從而降低了用戶獲取成本。這有一個臨界點,目前很多電商平臺用戶基數還達不到這個臨界點,所以許多電商企業需要巨大的推廣費用,甚至出現賠本賺吆喝的情形。
差異化戰略則有幾種表現形式:一是自有品牌產品,典型的是凡客;二是做垂直細分市場,像鐵血網做軍品電子商務做到了近億元的年銷售額;三是個性化的定制產品和服務,如網易的印象派。與傳統渠道相比,電子商務在實施差異化戰略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互聯網能夠更準確、更低價地找到特定的用戶,能夠更好地開發長尾市場。由于差異化和長尾一般意味著小眾,不太符合目前電商界做大上市的套路,發展相對滯后,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但差異化產品的毛利率相對較高,競爭程度要小一些,近期風投對淘品牌的青睞就反映了一種新的趨勢。
當然這兩種戰略是相輔相成的,低成本能夠吸引更多數量的用戶,也會提高差異化產品的銷售額,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亞馬遜的例子非常典型,低價產品為亞馬遜帶來了巨大的用戶數量和銷售額,但自有品牌產品,如Kindle對利潤的貢獻則非常大。
印聯傳媒小編轉自北京商報
上一篇:印后加工聯系加強,行業發展前途未知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