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紙張的吸收性就是指紙張對油墨中的連結料及其溶劑的吸收能力,通常用百分率來表示。紙張的吸收性也叫吸墨性,它的強弱對印刷色相和墨層的光澤性的表現非常敏感。
吸墨性強的紙,印品墨色相容易發淡,墨層也缺乏光澤度。此外,由于油墨中的連結料大部分被紙張纖維組織所吸收,顏料顆粒得不到足夠的保護,印品上的墨膜不牢固,容易使印跡發生“粉化”現象。反之,若紙張的吸墨性過弱的話,印品墨層將附著不牢,且印跡也不易干燥,容易造成印品背面蹭臟。所以,根據印品的使用特點,選擇吸收性合適的紙張進行印刷,才能較好地保證印刷質量。如印報紙宜采用吸收性強的新聞紙,以滿足高速、急用、經濟的使用特點。而印刷精細的產品,色彩要鮮艷就要求紙張吸收性弱,如玻璃卡、銅版紙等。上述影響印品呈色效果的紙張性能中,最突出的是紙張的光澤度和吸收性。紙張的吸收性和光澤度對印品墨色效果的綜合效應,稱為紙張的表面效率,可按下列公式計算求出:PSE(%)=(100-A(%)+G(%))/2
式中:PSE代表紙張表面效率;A為紙張的油墨吸收能力;G為紙張的光澤度。工藝測試可表明,紙張表面效率高時,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油墨的色強度最大,而色偏和灰度最小。對紙張表面效率的研究和測試,是實現工藝數據化、規范化的重要一環,對較好地糾正色偏,保證產品印刷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