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電子書包受到如此高的關注度和推崇度,顯然有它相較于傳統出版不可忽視的競爭優勢。但在推廣和普及上,是否真的萬事俱備,還需更多的思考和反問。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濟上顯然更有能力去推廣電子書包的普及,但為何沒有?我們不妨去思考。在當前的中國,電子書包的普及是否真的非常迫切和必要,這也需要去考量。
電子書包普及各界搖鼓吶喊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迅猛,實現了產值突破1000億元,連續5年增長幅度接近甚至超過50%,成為新聞出版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聞出版業“十二五”規劃中突出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而并作為數字出版一個重要的突破口,電子書包的推出和普及自然成為焦點。
日前,“電子書包”的試點項目率先在上海虹口區啟動,下半年,上海虹口區的十幾所學校將率先試點無紙化教育改革。顯然,作為傳統書刊印刷、書刊出版的最大蛋糕,教材、教輔書正在經歷一場新舊出版業的博弈和拼殺。
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中文在線向與會者展示了其“全媒體電子書包應用解決方案”。
從政府到商家,從報道到評論,為電子書包搖鼓吶喊的不可謂不壯觀。
但在一片“大好前景”下,筆者卻存在諸多困惑和隱憂,電子書包走入課堂,真的已經萬事俱備了嗎?
電子書包普及尚有重重緊箍咒
從電子書包延伸開來,該不該普及?能不能普及?普及會帶來哪些影響?這些都是電子書包推行入課堂的一道道門檻。筆者從一個簡單的使用者角度,提出如下疑問:
1電子書包不是簡單的課本數字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電子書包正是向教育這一神圣而影響深遠的領域的探索。教育,是一個完整的育人、樹人體系,每一個階段采取怎樣的教學模式,傳授哪些學識理論,都是需要謹言慎行的。因為教育影響的是一個時代的人,是一個國家的生存長計。
而回歸現在的電子書包產業,顯然還只是在“課本數字化”階段。市場上的電子書包大多只是一個較為高級,更適合學生的電子閱讀器,是掌聲學習機的升級版。所具有的教學內容也只是課本內容從紙質轉向數字化。電子技術商家少有“教育家”,很難做到教育內容上的創新和系統化,只能在電子書包操作上專研開發。就針對當前所存在的教材內容,是否能合法的轉化成為數字化出版內容還存在極大瓶頸——教材內容的版權問題。
2如何實現書包到電子書包的轉換?
傳統書本授課方式在中國沿襲千年,早已成為人們根深蒂固的認識,電子書包如果正式步入課堂,成為取代課本的知識載體,那受眾就不僅僅是新奇活躍的學生,還包括教師、家長、教學機構等等。且當前的電子產品普及率還并未達到能人人操作電子產品的程度,就拿現在最為普及的手機為例,一些較年長的群體也并非人人能夠使用,有些甚至未曾接觸過。如何讓受眾接受電子書包這一數字化、無實物的教學方式,進而改變傳統,是一個需要時間來逐步推薦的過程,絕不可能一觸而就。
3電子書包如何“便宜又實用”?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升級,電子產品的價格一直在不斷下降,但顯然,電子書包對于家長來說,還是一種“加負”。
在沿海較發達的地區,電子產品的普及可能較容易,但教育是全民性的,那如今經濟尚不發達的地區,電子書包如何做到人手一本?且學生在使用過程中,不可能如展示臺上那般安全,極可能出現碰撞和損壞,電子書包的更新換代就是一個極現實的問題。另一方面,電子書包作為電子產品,數字化的內容,就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和更新換代,如何實現全國電子書包的同步更新?如何將電子書包的零配件和系統服務做到全國性的普及?作為長期的學習工具,如果系統出現問題,如何保有過往的學習記錄和個人信息?
4電子書包普及學生是進是“退”?
從學生的身體健康來看,從啟蒙學習開始就產用電子書包,在視力上,電子輻射等方面的隱憂如何排除?目前為止,由于電子書包的試點還只是短期,真正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尚無準確驗證,而孩童是人體發育成長最為關鍵的時期,是否有長遠影響,還需三思而行。
而電子書包在另一方面的影響還在于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培養。許多專家認證,電子書包可以帶來高效率的學習,教學互動也可以更加生動,但在電腦普及的時代,提筆忘字早已不是新鮮事,電子書包的普及,是否會成為傳統的手寫能力培養上的又一道障礙?
電子書普及筆者有話要講
電子書包受到如此高的關注度和推崇度,顯然有它相較于傳統出版不可忽視的競爭優勢。但在推廣和普及上,是否真的萬事俱備,還需更多的思考和反問。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濟上顯然更有能力去推廣電子書包的普及,但為何沒有?我們不妨去思考。在當前的中國,電子書包的普及是否真的非常迫切和必要,這也需要去考量。
在筆者看來,現在的國人,對于尚還缺乏教學內容上支持的電子書包,要做到普遍的接受和使用,還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正如哲學上所對于事物發展的描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印聯傳媒轉自CPP114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