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中國印刷市場的發展出現兩大關鍵性問題,一是“印企大而不強,小而不精”;二是企業發展缺乏核心技術做競爭力,大多數印企發展單純依賴資金和設備。針對這樣的現狀,印企要發展就必須具備務實精神,腳踏實地的進行創新性技術的研發,同時還需要更理性地對待當前的數字印刷和印刷數字化潮流,保障企業的生命力與活力。
說“是”,是因為在印刷總量不斷向上遞增的今天,國內的印刷企業確實是“大而不強、小而不精”,在差異化發展上做得很不夠,屬于自己的創造性的東西還很少,但這僅是反映在表面的現象,根源是科研上的投入有限,習慣于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印刷業的專業研究機構已經多年沒有拿出什么像樣的成果。
說“不是”,是因為這一問題絕非建設園區所能解決。改革開放30多年來,始以某某產業為目標雄心勃勃、繼因為事與愿違不得不偃旗息鼓的案例又何其之多。我們還是過多地看重了“量”,而對“質”重視得不夠,這樣基礎就不扎實,現在是到了加以糾正的時候了。
至于現在行業熱議的數字印刷,應該說數字化印刷與印刷數字化是代表著行業的發展方向,政府也力推了數年,在各地建設了好幾處國家級的數字出版園區,但迄今為止,數字印刷在整個印刷中所占比重依然較低,原因在哪里?是企業家的認識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不是!根源還是在于缺乏核心技術。
目前,無論是設備還是耗材,基本依靠進口,價格偏高,在使用量最大的個性化出版領域沒有實質性的突破與使用。如果內容供應商、渠道供應商和生產商三者間的關系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界定,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里數字印刷、網絡印刷可能依然不會有質的突破。應該抓住影響數字技術在生產中推廣應用的關節點加以攻關。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問題總是最先從基層開始,在形成氣候以后漸漸地為上層所感知。
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以后,伴隨著出口遲滯,勞動力成本與原輔材料成本的持續上升,中小印刷企業所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業務不足、資金短缺、員工流動性加大……在基層已經感覺到問題多多、企業舉步維艱之時,企業更希望從國家層面、從政府管理部門那里獲得雪中送炭的幫助,能較早地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印聯傳媒轉載自必勝網
相關閱讀:第187期印聯培訓分享專題
快印 廣告 印刷中小型企業戰略發展暨精細化管理巡回研討會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活動
印刷企業嚴格管控生產 應對安全生產月
德魯巴2012推動惠普訂單量再創新高
印刷“云”正引發行業新轉型
功能印刷開啟印刷創新新篇章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