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印刷行業,民營企業是絕對的大多數。他們,一直扮演著變革引領者的角色。

轉型時代,印刷企業老板該何去何從?
不過,話說回來,2015年出事的老板還真不少:號稱“中國索羅斯”的徐翔狼狽被抓,被譽為“中國巴菲特”的郭廣昌一度失聯,而44歲的明星老板徐明干脆死在了牢里……
如今,全新的2016已經到來。生活在這樣的轉型時代,民企老板又該何去何從?
就此,北京騰駒達獵頭董事長景素奇以五個“常識性定位”對這一致命命題予以解答。之所以說是常識,是因為明明白白就放在那里。但老板們“入戲太深”,而往往忘記,或視而不見。
1、企業定位:不兼顧就是黑社會
企業的成長就像人的成長,要經歷嬰兒、幼兒、小學、中學、大學、成年人等各個時期。本身角色身份變了,擔當責任也變了,社會對其要求也變了。不能因為小時候成長得艱辛,而放棄對角色轉換后的責任。好比一個成年人不能還耍孩子脾氣。
老板的風格形成了企業文化。但在從小到大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做事風格卻沒有改變。其實在創業、規模、壟斷階段,做事風格應有本質區別。創業階段,企業弱小,沒有任何競爭力,只能同大企業和社會方方面面抗爭,勉強生存,也需要政策保護;規模階段,企業大了,有品牌,有資源,縱橫市場,就不再是抗爭,而是參與競爭;壟斷階段,全行業唯你馬頭是瞻,企業的一舉一動,將波及社會方方面面,甚至影響到政府政策和社會穩定。
一旦企業做大了,如果只顧自身利益,結果可想而知。壟斷企業的絕對優勢,會擊垮中小企業,控制上下游產業鏈,賺取高額利潤,造成社會生態失衡,帶來深刻的社會危機,于是就業問題、公平問題、社會穩定問題、損害消費者利益問題等會立即出現。如果企業掌舵人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其實就是變相的黑社會。如果企業再利用自身的市場絕對優勢,和官員勾結,廉價獲取更多的政策資源及支持,結果必然是大多數企業和蕓蕓大眾沒活頭了。
如果老板能明白這一點,就會在企業做大后,做出相應調整。如果還只是停留在“守法經營”而唯利是圖,導致大家都沒活頭,那壟斷企業的老板也就快活到頭了。
2、社會定位:沒分好就會被人搶
民企老板必須明白一點:企業小的時候是個人的,大的時候是社會的;賺錢了是大家的,關門破產了是自己的。這是因為,企業還小時,老板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對社會來說處于有你不多、沒你不少的狀態。當企業做大了,雖然名義上是你老板的,其實是全社會的。因為企業足以會影響到顧客和上下游客戶的利益,以及人才的職業選擇、員工的家庭收入、銀行的信貸、政府的稅費、國家的相關政策制定等等。所以,企業做大了,不是老板一個人的事,也不是內部幾位高管的事。
所謂賺錢了是大家的,這個“大家”就是與企業相關的利益關系。只要你賺錢了,利益相關者都會眼紅,都想分一杯羹。如果“分贓不均”,就會出問題。對弱者你分不好,就會鬧事;對強者你沒分到位,就會有人搶;核心成員你沒分好,就會鬧內訌;對官員你沒分好,就會被卡脖子;對政府你沒有分好,就會招來權力和法律的棒喝。即便是一位學者與你吃了頓飯,出了一個主意,他都會認為自己功大于天,價值千萬。正是因為賺錢了是大家的,大家都想分,都認為自己出力最大,得到的應更多。而沒得到預期時,就認為老板摳門。這就是天下老板都被罵摳門的原因。企業紅火時,熱熱鬧鬧,門庭若市,同為利來。一旦企業破產關門了,就看誰跑得快。據說鈺誠集團被查的當天,全國幾乎所有的辦公區,轉眼之間,被搶得精光,剩下的只是狼藉。如企業破產時,還有員工與你患難到最終,那這人一定是大義之人。
如果老板明白了這一點,就會少很多內心的糾結,活得坦然。
3、時代定位:眷戀資本就是人民公敵
作為民營企業老板,把企業做大做強,一定是付出了超越常人甚至難以想象的代價。但請記住一個常識,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旋律。對中國社會來講,當今這個轉型時代,就是資本初臨的時代。每個人都想擁有資本,社會的每個毛細血管里都滲透浸染著資本的血。資本是這個時代人人向往的東西,都想得到它。于是,誰先得到它,誰就是公敵!目前,人們還沒有學會與資本如何和諧相處,還不知道如何尊重資本、服務資本、使用資本,但資本像一頭巨鯨已經來到了中國,誰也無法改變這一趨勢。面對資本的龐然大物,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中國人茫然而無所適從。所以,創業有所得后,要想過得踏實,就必須再懂得放棄。放棄的過程,就是涅槃的過程。
很多人都想創業當老板,是因為看見了做老板的精彩,沒看見做老板的無奈,尤其創業有所成后的無奈。大家都希望擁有資本,卻不知道擁有資本后該如何辦。
這是創業的時代,時代呼喚創業家,正像戰爭呼喚英雄一樣。創業就是在為社會提供有價值服務的基礎上,安排就業、上交稅收、捐贈社會,這既是物質救贖,也是靈魂涅槃。如果創業有成的民企老板還在抱怨社會不公,那說明你靈魂的救贖還沒完成。完成者請堅信,天堂里一定有你精彩的舞姿,且伴隨著美妙的音樂。
創業就是從救贖到涅槃的過程。如果說,救贖是人間的裸奔,那涅槃就是天堂里的舞蹈。成熟的資本社會更是這樣,扎克伯格的裸捐就是示范。
4、歷史定位:創富成功就是傷害他人
老板應明白一個亙古不變的常識,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有本質區別的。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因為物質財富而名垂青史。原因是,物質財富是有型的,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你占有了,別人就無法占有。一張桌子,一個蘋果,都是你擁有了,別人就不能享有。一塊錢,到你腰包了,別人要想拿走,就得“想辦法”。所以,民企老板,當你把企業做到1000強、100強、10強、首富時,千萬牢記:這個成功,只是對你個人而言的。對社會來講,則意味著你占用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因此你的責任就是回報社會。對他人來講,你的成功則意味對他人的傷害。因為你財富上的成功,則意味著他人財富的相對減少。所以,財富上越成功,越容易招致非議和仇恨。
對與你有社會關系的人來講,你在物質財富上的成功,就是對他人的最大傷害。你創富成功了,即使是鄰居、閨蜜、同學、戰友、親戚、兄弟姐妹們,誰會真心為你高興?這就是人心。所以,當你成功了,你招來的只是他人的嫉妒,掌聲的背后一定是隱約的不爽。這個世界上從內心深處,真正能為你成功而喝彩的,就是你的父母。但即使你父母,也會想著讓你幫助你的同胞兄妹。如果你不幫,你的父母也會不爽。更何況蕓蕓大眾呢?
這就是財富的排他性。應該牢記:你的成功就是對他人的傷害,尤其是財富場。
那么,為什么名垂青史的,都是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藝術家呢?因為這些人創造的東西,是可以分享的。而且越分享越多,越分享越有價值。思想、藝術、發明、創造等,都有無限復制性。復制的人多,效能就越強。比如老子的思想,牛頓的發現,愛迪生的發明等。
人類最頂級獎項的設立者: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并在全球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但不會有人長期記住他,更不會由衷贊美他。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作為基金,設立諾貝爾獎。因此,諾貝爾一生的精彩,是在他死后。他為中國民企老板們給出了歷史定位。
5、人生定位:人生,終究是平衡的
漢光武帝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到他父親劉欽,已只是縣令小官了。到劉秀這一代,才9歲,他們兄弟姐妹就成了孤兒。生活無依無靠,最終他被迫冒殺頭之罪造反,沒落成反民,但最后反倒成了皇帝。這就是世事變遷,血脈無常。所以,每一個還活在世上的人,都至少說明你的先祖中曾有很了不起的人物,不然就沒有今天的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有信心戰勝人生中的每一個坎;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善于迂回、退卻,甚至拒絕。這樣做,并不是簡單地茍活,而是為完成生命賦予的使命。
每一個人的生命,被賦予了三個使命:第一,每個生命都有健康平安終老的資格。完不成這一點,就對不起生命,所以不要自殺。自殺,說明生命遭遇了無法承受之重。為此練就內心堅強,就是人生的必修課。第二,完成人類傳宗接代的使命。這是作為人類一分子最起碼的責任。第三,要讓自己的付出大于自己的所得。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有正向積累,才能得以健康前行。但從近來的金融反腐看來,要做到這三點,真的不容易。
人生,終究是平衡的。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