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折騰的N久的阿里巴巴上市之路終于要迎來大結局。當地時間9月8日,阿里巴巴在紐約最高大上的豪華酒店華爾道夫飯店啟動了為期一周的IPO路演活動,若不出意外,人們將于9月19日在紐交所看到阿里巴巴的身影。

據美國CNBC報道,在阿里巴巴美國路演首日,有超過1000位投資者趕赴華爾道夫酒店參加路演午餐會。因為人數實在太多,現場排的隊伍拐了18個彎,光是等電梯就需要30分鐘,這一盛況遠遠超過蘋果旗艦店門口等待iPhone 6的狂熱粉絲。
一邊是聲勢浩蕩的投資人隊伍,一邊是紅了眼睛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上市究竟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們不妨細細品味一番。
歡樂篇
阿里“生態系統”將進一步升級
在阿里最新一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更新的招股書中,披露了此次IPO將以每股60至66美元的價格發行最高3.68億股,最高融資額將達242.3億美元,成為美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迄今為止,這個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的最新預估市值已達到1542億美元至1698億美元左右,相比三年前預估的350億美元已飆漲近5倍。據分析師預測,阿里巴巴上市后總市值將會超過2000億美元。
獲得資金支持的阿里巴巴無疑將在打造“生態系統”方面更加游刃有余。按照馬云的設想,阿里從最初的電子商務信息平臺,到云計算、物流、影視娛樂、醫療健康、互聯網金融甚至足球等領域,通過不斷拓展商業邊界,打造一個開放,協同,繁榮的商業生態系統,幫助小微企業和消費者。正是因為系統復雜,也讓競爭者不容易輕易模仿。
對于阿里而言,上市之前就已經紅透了半邊天,上市之后則更易事半功倍。由于規模恢弘,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將大大吸引整個社會對電子商務的關注度,阿里產業鏈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將因此而受益。僅以淘寶為例,在阿里更多投入資金的支持下,雙11活動突破500億的規模將毫無懸念。
馬云將穩坐“中國首富”寶座
除了軟銀之外,包括雅虎、中投、國家開發銀行和中信資本在內的阿里巴巴集團現有股東都將在IPO時出售其持有的部分股份。這就意味著,阿里的首次公開募股已至少催生出兩位億萬富翁,并將給雅虎和一系列準備出售小部分股權的中資實體帶來數十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馬云個人將在IPO時轉讓1275萬股限售股,有望套現8.415億美元,持股比例降至7.3%。依托阿里巴巴將近200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馬云將以218億美元(約1300億人民幣)的個人資產成為中國首富,并躋身世界富豪榜前30名,與索羅斯等人接近。
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蔡崇信也將出售425萬股,價值在2.55億-2.805億美元,阿里的成功上市將在中國浙江地區催生大量億萬富豪。
除此之外,美國雅虎將出售總股份的4.9%,售股完成后仍將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16.3%的股份;中投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信資本、銀湖資本等也將出售部分股份,出售完成后,中投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信資本仍將持有阿里集團發行后總股本的2.1%、0.2%和0.8%。阿里若成功上市,將令諸多機構賺得盆滿缽溢,其中僅中投公司的投資就將增值40億美元,這將是中投成立以來投資回報最高的項目。
“阿里影子股”估值有望大幅提升
分析人士稱,阿里巴巴上市在即,或將引發轟動效應,預計將出現類似于2012年Facebook和2013年Twitter上市時的投資者狂熱。阿里巴巴上市的高估值,對那些與阿里相關的上市公司產生了足夠大的影響,因此產生了一批阿里巴巴概念股。
好朋友的成功上市,首先會令合作小伙伴們歡喜雀躍。今年有5家上市公司宣布與阿里巴巴合作,分別是華聯股份、東軟集團、奧康國際、中信銀行和美的集團。
而除了和阿里存在股權關系或戰略合作的公司,A股上市公司中阿里巴巴的“影子股”也望隨著阿里上市飛黃騰達,包括4家收購緋聞對象:華數傳媒、恒生電子、天璣科技、騰邦國際。其中,恒生電子是A股中最純正的控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布局金融戰略版圖的重要一子,馬云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入股后大刀闊斧的治理結構改善將增強公司的執行力,為產品創新提供基礎。
此外,華數傳媒是阿里進軍娛樂傳媒的橋梁,天璣科技為阿里IT大數據運營提供維護,二者均可成為阿里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騰邦國際作為唯一的TMC服務商,也是阿里潛在的收購對象。
中國散戶迎來福音
一邊廂是A股市場上蠢蠢欲動的阿里概念股,另一邊是國內基金公司、券商、保險公司相繼推出的打新阿里的投資產品,以解決國內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美股市場的尷尬。
今年6月,有消息稱阿里最快7月中旬啟動上市路演。當時就有多家基金公司針對打新阿里美股推出相關產品,將目光瞄準海外中概股,有的甚至專門投資阿里。7月初,嘉實基金宣布將獨家推出一項定制產品,專門打新阿里美股。據媒體報道,該產品采用了嘉實資本專項投資嘉實基金QDII賬戶,再通過QDII賬戶投資阿里股票,投資人可通過認購嘉實資本參與該項目。與此同時,券商、保險等機構也紛紛推出各路資管產品已解決投資者燃眉之渴。
如果說A股市場最擅長講故事,那么阿里的上市無疑給A股概念股帶來了最佳的炒作時機。而對于真正追求價值投資的人而言,直接與阿里巴巴美股掛靠的各類資管產品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按照馬云的說法,阿里需要的是真正看好其發展的長期投資者而非短期炒作者,那么選擇赴美上市絕對是個正確的選擇。
憂愁篇
競爭對手集體迎來“悲傷時刻”
阿里成功上市和強勢擴張的背后,勢必伴隨著競爭對手的失意和落寞,某騰、某度、某東等,甚至都要開始重新思索各自的戰略部署。
早前有分析預測,因為阿里巴巴被成功阻擋在香港資本市場外,騰訊仍能確保其在香港股市的科技龍頭地位,但在多項指標被阿里巴巴超越的情況下,騰訊的股價很有可能從虛高中脫水,回落10%左右。結果,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夕,騰訊控股股價果然應聲大跌,沽空率渝14%,明顯高于上一周。
據IT時代周刊報道,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的標桿,其營收能力和市場覆蓋范圍都超出同行很多,在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一年中,阿里巴巴取得2960億美元的商品銷售收入,占據中國互聯網零售銷售約80%的份額。這對之前于美國上市的電子商務企業股票都不是福音,特別是像唯品會等明顯被高估的品種沖擊應該很大。隨著阿里巴巴在美國掛牌上市進入倒計時,美股投資者也開始重新評估自己的投資組合。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投資者或許為阿里巴巴上市而拋售其他大牌公司,其中就包括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
美國散戶換上“選擇困難癥”
與亢奮的中國散戶不同,美國散戶可沒有那么高的興致。多名金融顧問都曾在此前表示,預計阿里巴巴集團的IPO交易將遭到散戶投資者的哄搶。但事實情況卻是,來電咨詢的散戶投資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美國人都在使用facebook,因此才會在其上市時一哄而上,但對阿里巴巴集團的了解則是少之又少,知名度不足可謂是阿里吸收美國投資者的一道硬傷。事實上,美國散戶更偏愛每股價格較低的股票。
在紐約的首場IPO路演中,投資人和機構也表示“沒有從這次午餐會中了解到任何新東西,只是覺得這次會議經過了精心的安排”。散戶投資者反響不夠熱烈可能帶來的結果是,阿里巴巴集團股票在上市首日的表現可能相對沉靜,而不是像許多人原本預期的那樣帶來“爆炸性”的影響。
港交所措施阿里IPO 現在有點后悔?
原本被視作上市最佳選擇的港交所最終也沒能和阿里結姻,而根源就在于無法達成一致的“同股不同權”問題。
但在錯失了阿里巴巴這條巨鱷之后,港交所相關高層對于同股同權有所松動。畢竟,港交所屬盈利性機構,無緣阿里將令港交所失去一大盈利點,為了支持更多類型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增加新的業績貢獻,港交所正在謀求改革。但從目前來看,這樣的改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