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海德堡長達160年的發展史在2014年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筆來自數碼印刷。4月2日,海德堡在德國總部召開媒體開放日活動,首次將數碼印刷戰略推向臺前。根據該戰略,未來海德堡將在傳統商業印刷、標簽與包裝、4d打印三個領域推廣其數碼印刷解決方案。1個多月后,萬里之遙的中國上海“海德堡·理光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現場,海德堡與理光公司中國區高層攜手宣布,兩家公司在中國數碼印刷市場的合作正式啟動,這既是自2011年2月海德堡與理光建立全球戰略合作關系后,在中國市場的首度合作,也是海德堡中國數碼印刷戰略的第一步。

我們的好奇亦油然而生:這位膠印機制造界的大腕為何會選擇此時發力,以如此高調的姿態進軍數碼印刷領域?形勢所迫還是時機成熟?具體到戰略布局,又有怎樣的考量和規劃?
大佬的強勢回歸
2004年5月,海德堡用做減法的方式暫時作別數碼印刷,將nexpress出售于柯達,專注力重新投向單張紙膠印機制造領域。
歷經十年的沉寂,海德堡此番再出發,強勢“回歸”數碼印刷,其背后深意令人浮想聯翩。在德國媒體見面會上,海德堡全球ceo林巴赫發表了這樣一段講話:“海德堡正在改變。這種改變既是為了客戶,也是為了自己。數碼印刷是未來海德堡擴大業務的重點,我們將專注于噴墨技術的應用,充分且靈活地利用外部資源加速研發進程。”言辭間足見其大刀闊斧布局數碼印刷的決心。據了解,海德堡計劃將研發中心三分之一的資源用于數碼印刷技術的研發。
那么,是什么支撐了海德堡管理層重振數碼印刷戰略的決心和雄心?答案毫無疑問,是市場。海德堡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黃連光在上海簽約儀式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海德堡進入數碼印刷領域主要是從客戶需求出發。近幾年印刷市場上短版印刷和個性化印刷需求越來越多,同時要求的交貨期又越來越短,工單價格又不斷下降,印刷廠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把傳統膠印和數碼印刷相結合實際上是把效率、品質和靈活、快捷相結合,這樣印刷廠遇到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在海德堡看來,傳統膠印和數碼印刷從來都不是矛盾的關系,二者應互為補充,相互結合,唯有如此方能為客戶提供最合適、最靈活的解決方案,“無論客戶需要印1份還是100萬份,或者做一些混合印刷、個性化印刷和可變數據印刷都可以輕松完成”。
而聯合不同技術專長的優秀合作伙伴是使數碼印刷戰略順利落地的關鍵。俗話說,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善用此道的海德堡為自己選擇了不同的合作伙伴。在傳統商業印刷領域,與擁有出色碳粉成像技術的理光合作,結合后者的硬件設備加之海德堡專門研發的印通數碼印刷管理系統,推出linoprint品牌數碼印刷機,目前該機的全球裝機量已達400臺;在標簽與包裝領域,與可變墨滴噴墨技術的領導者富士膠片就應用于相關領域的噴墨技術進行合作,加之捷拉斯在柔印領域的技術優勢,三者合作開發的柔性標簽噴墨印刷機預計于今年內問世;在4d打印領域,利用富士膠片的噴墨技術,開發jetmaster4d打印機,其可在任何材質任何尺寸的三維物體上打印定制的圖文信息。據悉,位于歐洲的網絡印刷工廠flyeralarm已成為該機首位用戶。
數碼印刷戰略中國起航
2014年5月27日,“海德堡·理光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現場,十多家業內外知名媒體見證了海德堡與理光,兩家公司中國區高層簽約握手這一歷史性時刻。根據合作協議,海德堡負責3款數碼印刷系統(linoprintc651ex、linoprintc751和linoprintc901)和專為“linoprint”品牌研發的印通數碼印刷管理系統銷售;理光則負責設備安裝、調試和維修保養服務。
這次合作不僅意味著海德堡與理光的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建立3年后終于推進至中國,也喻示海德堡中國正式進入數碼印刷領域。
“理光公司在數碼領域的技術優勢+海德堡良好的品牌形象+海德堡龐大的銷售網絡,這三者結合必將打造一個全新的市場。相信我們強強聯手,不僅可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多的機會,更能推動整個印刷市場的發展。”海德堡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總監夏靖評價道,他進一步介紹,雙方在中國市場的合作將率先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開展,逐漸拓展至其他城市,目標客戶群為傳統印刷廠。
這次合作不僅意味著海德堡與理光的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建立3年后終于推進至中國,也喻示海德堡中國正式進入數碼印刷領域。黃連光用“標志性意義”來形容此次合作。他毫不掩飾對合作的期待,“將linoprint數碼印刷機納入海德堡中國的產品系列,彌補了傳統膠印產品在處理超短版、個性化印刷和可變數據印刷方面的不足,使我們的產品線更加完整。同時我們的客戶也可以受益于膠印與數碼相結合帶來的靈活和便利”。
因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海德堡中國團隊非常熟悉這個市場的特點,在他們看來,相比其他區域市場,中國印刷市場顯然更大、更復雜,在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管理成本組成上均有別于其他市場。“比如在泰國,數碼和膠印的平衡點大概在300——500份,在中國則低至100——200份。”海德堡中國有限公司印前及數碼印刷設備部總經理侯建彤舉例說明。他同時指出,從數碼印刷的發展來看,歐美市場起步更早、更快,而中國市場,特別是傳統印刷企業一直保持觀望和猶豫的姿態,直到近一兩年,由于市場對短版印刷的需求越來越多,加之數碼印刷技術越來越成熟,傳統印刷企業才逐漸開始接受膠印和數碼互為補充的理念。“所以需要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傳統印刷和數碼印刷相結合的切入點”,侯建彤感慨道。
對客觀現實的清醒認識促使海德堡中國團隊更加明確了現階段數碼印刷戰略的定位,即作為傳統膠印的補充,做一些膠印不能做或不適合做的產品,比如50——100份的超短版印刷、樣書、補單、可變數據、個性化印刷等等。這一獨特的定位也為海德堡在強手林立、兵家必爭之地的中國市場,增添了幾分勝算。
從膠印機領域的領導者到數碼印刷領域的新兵,如此大的跨越,海德堡面臨的挑戰不難想見,而這些挑戰不僅僅來自市場,也存在于公司內部——迥異于傳統膠印的產品種類、服務方式、商業模式,無不需要整個團隊持續學習、嘗試且適時做出調整。
如果說過去的十來年,數碼印刷經歷了草根生長、諸侯涌現、格局初定,那么接下來的十年,隨著各路實力派加盟者的相繼發力,這個極具生命力的領域無疑又將充滿變數。現在我們關心的是,海德堡闊別十年的“回歸”會否改寫既定格局?膠印機大腕的數碼印刷路能否造就一段“跨界”傳奇?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