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繼圖文快印行業積極拓展網絡生存模式之后,傳統的印刷業也開始了積極探索開發互聯網資源之路。早期的印刷領域僅僅是數碼快印行業在探索在線定制印刷之路,而現在隨著“云計算”概念的發展和移動互聯設備的成熟,印刷業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展業務成為印刷行業發展新的探索,同時帶動的還有印刷業新型人才培訓升溫,一個新興的概念總會引起一塊新市場的發展。
印刷業在網絡的沖擊之下,常被詬病未能及時因應而逐漸衰退,但近年的電子閱讀器、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云端運算,與目不接暇的數字進展,反而激勵了印刷業擁抱數字,從九月中旬在芝加哥的GRAPG EXPO展示會,可看出端倪。會場除了展示出版印刷的技術,更把軟件的份量加重,因為只有軟件才能把技術整合,來管理營運流程,使衰退重新起步,其中以移動印刷(Mobile-to-Print),與運用云端資源,最引人注目。
傳統的印刷需要買賣雙方當面商議,經過試印滿意,才能正式開印,費時費力。有了網絡,加上印刷技術的進步穩定,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透過網絡聯系,把稿件傳給印刷廠印刷,不必回辦公室開計算機就在路上工作,所以有行動印刷的呼聲,把Web改成Mobile。像Pageflex就在會場展示其PagePop App,把Web-to-Print移轉到iPad。
另一家參展的,是美國硅谷的新興公司Keen Systems,專為印刷業提供整體的電子商務,使印刷業者的作業簡單透明,免于鎖碎事務的糾纏,同時又可以強化與顧客的關系,全天候讓顧客自己去了解、追蹤作業現況,讓印刷業者把省下來的精力去開發市場。印刷業近來醞釀軟件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簡稱SaaS)的概念,Keen把這個概念落實,成為印刷的云端。
云端印刷到底有多大需要?不妨看看美國的資料。印刷在美國是第三大制造工業,有一百萬人力,年產值1600億美元,近年4%的產量轉向網絡,但印刷仍占廣告營收的40%。全國共有三萬多家印刷業者,其中八成員工不到20人,因為數字不是印刷業的專長,要運用數字或電子商務作業幾乎不可能,這種狀況已持續多年。美國以外的地方也許因地而異,但恐怕也相差無幾。
這又引發另一個話題,就是印藝(Graphic Arts)教育。在印刷將死的呼聲中,學校里印刷相關的科系成為冷門,現在看起來印刷還能活一陣子,卻面臨嚴重的人力不足,尤其是把數字與印刷結合的人力,更是難求,所以大家提出要從學校開始,讓學生對印刷與廣義的印藝產生興趣。這是長遠計議,緩不濟急,如何解決這一根本的問題,只有靠學者專家們的智慧了。
印聯傳媒轉載自慧聰印刷網
相關閱讀:中國首屆快印行業TOP1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活動
DIY個性印品測評專題
繼往開來 研究2010年中國印刷工業發展綜述(摘要)
聚焦印刷人才培訓 人力資源成核心競爭力
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國九條”減免所得稅
國內銅版紙發展遭狙擊 海外出口受阻
助力數字印刷 富士高效黑白數碼多功能機上市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