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全球目前PMI呈走弱趨勢,制造業發展舉步維艱,就業市場光景慘淡。
時值季末年中,全球各國紛紛公布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PMI)指數,包括中國和歐洲絕大多數國家在內的PMI數據都呈現疲弱跡象,這或許預示全球范圍內的寬松政策在下半年可能會來得“更猛一些”。
各國PMI競相走弱
7月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份PMI為50.2%,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最低值。但昨日上午匯豐公布的中國PMI指數則為48.2%,連續8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下。
中國的近鄰日本于上周五公布6月份PMI數值,經季節調整后為49.9%,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同時也是自那時以來,PMI首次降至50%的榮枯分水嶺之下。
比這兩個東亞國家情況更糟,周一歐洲各國也紛紛公布本國PMI數據。除瑞士PMI為48.1%,有觸底反彈趨勢外,各國基本都創下年內新低。
其中意大利6月份PMI連降11個月至44.6%,西班牙則降至41.1%,創2009年來的新低;而德國在歐債危機的沖擊下,6月份PMI也降至了三年來的最低值45%,法國情況稍好,6月份終值為45.2%;希臘為40.1%,比上月回落3個百分點。
英國6月PMI盡管從5月的三年低點45.9%升至48.6%,優于市場預估的46.5%,但數據仍連續第二個月處在榮枯分水嶺50%的下方。
PMI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于50%時,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而制造業對于衡量各國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而且關系到就業市場的穩定,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萎靡的情況下,可以被視為經濟復蘇的體溫表。
與上述徘徊在榮枯線以下或者接近榮枯線的國家相比,包括印度、巴西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6月份的制造業表現相對令人滿意,分析認為,這主要受益于兩國較早地采取了降息政策。
印度6月份PMI終值為55%,為四個月來最高,繼續維持其三年來高于榮枯分界線的紀錄;另外巴西同樣受益于其連續多次降息的刺激政策,6月份PMI扭轉了5月份8個月的最低紀錄,從原來的52.4%上升至52.7%。
盡管這兩個國家似乎狀態尚好,但也有數據令人緊張,印度海外需求疲弱導致新增出口訂單增速降至2011年以來最低。
不過與上述國家相比,美國6月芝加哥PMI為52.9%,略高于預期水平的52.5%。5月份該數據一度獲得兩年半低點52.7%。
就業市場含隱憂
從就業市場的角度而言,最具沖擊力的數據來自于歐洲。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意大利青年人失業率已經飆升至36.2%,創下自1992年來的高位,其平均失業率為10%,正式加入西班牙、希臘的高失業率行列。
而整個歐元區5月份的失業率統計也是創出了自歐元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11.1%。就連一直被認為是歐洲最后堡壘的德國,經季節調整后的6月份的失業率為6.8%,有所上升。
這或許不是最壞的數據,因為制造業的繁榮與否直接決定就業市場,而且具有一定的預警性。中金在其6月28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就指出,就業調整滯后于總需求的回落,當前的就業數據并未充分顯示其疲軟形勢。也就是說,就業數據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所以從當前歐洲公布的6月份PMI數據來看,或許到7月底統計6月份失業數據時才是最悲慘的結果。
就中國而言,情況當然不例外,中金就認為鑒于6月份中國PMI數據萎靡,尤其內部自主增長動能在短期內不可能走強,可能會在今后的就業市場有所反映。
另外,在解釋匯豐銀行發布的中國6月份PMI指數時,匯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指出,中國經濟仍然面臨進一步放緩的可能,這會給就業市場帶來壓力。
全球或迎新一輪刺激政策
在幾乎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面臨經濟困境,制造業指數陷入榮枯線以下或接近榮枯線的背景下,全球范圍內新一輪刺激政策或將不可避免。
對中國經濟而言,各大機構已經預測,下半年中國貨幣和財政政策都會放松。
其中,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則在其6月28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7月中上旬市場資金面也將重現緊張態勢,央行可能會于7月份降息,8月份降準”,但同時表示,“如果房地產市場有明顯回升,將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減低四季度再次降息的概率。”
同樣,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在7月1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三季度央行可能會有一次降息、兩次降準,7月份的降準幅度可能為50個基點。”這與野村證券的預期相同。
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本周都將舉行議息會議,市場已經普遍預期兩央行均將開啟新一輪的刺激計劃。包括高盛、野村、渣打、花旗等都認為歐洲央行本周議息會議上的降息幅度將在25~50個基點之間;而英國央行或將推出新一輪的放量寬松政策,路透上周的調查結果顯示,新增規模很可能是500億英鎊。預估中值顯示,英國央行之后還會再追加250億英鎊。
美國盡管PMI數據高于預期,但美聯儲已經上調2012年失業率目標至8%左右,并且延長其扭轉操作至今年年底,不過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復蘇雖然強于歐洲,但仍將持續很長時間,而且美聯儲也并未排除繼續出臺新一輪放量寬松政策的可能性。
對于日本而言,日本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仍在繼續。
印聯傳媒轉載自必勝印刷網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