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12月14日,Wikert在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名為《出版行業中有什么創新事件發生?》,之后又無意識的以列舉的方式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他在文章的起始部分,將Kindle的出生當作是數字出版業中最后一個主要創新事件:
還記的8年之前亞馬遜的Kindle問世時人們的興奮勁頭嗎?即使是按照2007年的標準來看,當時的Kindle也算得上是一臺笨重的設備了,不過它是具有創新性的。Kindle的一個重大原創突破性功能就是能夠通過蜂窩網絡下載圖書。通過電子墨水顯示以及超長的待機時間也讓Kindle的受歡迎程度再起增加,雖然當時一臺設備的標價高達399美元。
這是8年以前的事情了,現在我們很難再說出其他能夠與第一代Kindle對行業的沖擊性相提并論的創新事件了,甚至兩個三個都說不出來。當然了,iPad是值得一提的,不過它并沒有完全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雖然現在的設備比過去的都要便宜,速度也更快,但是它們的特點是有了很大的改進,而非突破性的創新。
數字出版業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可以說是這種情況,不僅僅局限于設備。在過去幾年中最有意思的發展可能就是盡情閱讀的訂閱模式了。不過即使有任何發展勢頭也都被Oyster的即將退出市場以及亞馬遜不再提供五大出版商的內容閱讀所阻止。無論如何,我仍然認為盡情閱讀的模式最終會成功,不過他們必須要專注于一個特定的類別/話題,還要避免使用摧毀Oyster的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Kindle是一次破壞性的創新,這說的沒有錯。它并不是第一臺電子閱讀器,不過它是第一臺真正取得成功的電子閱讀器,而且它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不過在討論出版業的創新時引用Kindle是有一個問題的,這個問題就是實際上Kindle是由一家零售商開發出來的,而不是出版行業中的業內人士。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出版業這個行業是受五大出版商的控制的,他們最后一個不錯的主意就是聯合蘋果公司試圖阻礙亞馬遜的電子書創新。
而且讓事情更加糟糕的是,Wikert的另外一個創新的例子,也就是盡情閱讀的訂閱模式,也是由一家出版商(亞馬遜)、一家文件管理公司(Scribd)和Oyster推出的。所以即使是這一項創新也是來自于行業外部的。
雖然Wikert想要知道出版行業中的創新事件到底發生了什么,但他的例子證明了,按照他的標準來看,出版業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任何重要的創新事件了。
但是他的標準正確嗎?
電子書新興公司JellyBooks的創始人Andrew Rhomberg有他的不同見解。他在郵件中告訴我說,“出版商會告訴你,他們是非常努力非常努力地在進行創新——不過是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的。還有一些創新事件是科技新興公司針對出版業進行的(與出版新興公司利用一點新技術相對照),不過很多事情已經不局限于出版業內了。”
Rhomberg還提到說,圖書出版業受到了保守主義的一般層次干擾,這個行業從來都是在新想法要出爐的時候就將其扼殺。
保守主義就是Kindle被一家零售商開發出來的原因,也是為什么Rhomberg會說“那些繁榮發展的新興公司,比如Wattpad、Lost My Name等已經不再依靠出版商的資產、內容或者IP了。”Rhomberg的新興公司就剛好屬于這一類別。JellyBooks不依賴于出版商的IP;相反,他們關注的是將出售出版商/讀者分析數據作為一項服務。
簡而言之,當任何一個參加出版會議的人都能夠告訴你圖書出版行業的創新情況如何時,再提問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圖書出版行業就是圖書出版行業的創新情況。事情就是這么簡單,而不是要要求這個行業變得不那么保守(這就是Wikert嘗試做的事情),我認為我們的精力用來從行業外部尋找創新者更好。
責任編輯:魏盼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