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印刷品的復制工作是為了達到顏色還原、階調還原、質感還原、清晰度還原。所謂階調就是顏色按明度分類,顏色是三變量的,中性灰是三維顏色空間;中性灰是由Y、M、C三種顏色組成的。我們知道色光三原色R、G、B向白場過渡,而色料三原色Y、M、C是向黑場過渡。
另外,四色印刷要受到二個條件的限制:一是只能夠用Y、M、C、K四種顏色的油墨;二是每張紙面上墨層均勻地分布。中性灰是指Y、M、C這樣一系列的顏色,它們等量吸收R、G、B三色光,只有明度的變化而沒有色相和彩度的變化。當色料三原色Y、M、C實地或者網點以適當比例疊印后,能夠完整地復制出中性灰梯尺,那么,就稱這Y、M、C三原色達到了中性灰平衡。
一、強調中性灰平衡的意義
1.正確復制原稿的灰色。
2.在制版和印刷的時候,中性灰平衡是作為一種衡量分色制版和印刷時三原色油墨量比例是否適當使用。
二、底色去除與中性灰平衡
1.底色去除的概念。所謂底色去除(UCR)是指從Y、M、C三原色中去除一部分形成中性灰的底色,也就是色料三原色Y、M、C疊加形成的近似黑色的底色,并以黑色油墨代替。
例如:設某色由Y、M、C三色疊印,Y網點面積為80%,M網點面積為80%,C網點面積為100%(實地),如果按照中性灰平衡,80%Y與80%的M能和90%的C重疊后能組成等效于90%網點面積的黑墨,那么:C=80%Y+80%M+100%C=80%Y+80%M+90%C+10%C=90%K+10%C
2.底色去除的必要性
①提高了印刷適性:一般情況下在暗調使用,在暗調區域如果用三原色Y、M、C印刷,網點面積往往都很高,在高速多色印刷時,容易產生工藝問題。如果用底色去除,則大大降低了上墨量,提高了印刷適性。
②有利于印刷時控制中性灰平衡。
③有利于油墨的干燥,減少了Y、M、C三原色彩色油墨的疊印量。
④由于減少了Y、M、C彩色油墨的用量,增加了黑色油墨用量,從而降低了成本,黑墨價格比較便宜。
⑤采用高速多色印刷機后,影響高速印刷機速度和質量提高的最大難題是油墨干燥問題,也就是說油墨干燥速度快慢會直接影響高速多色印刷機的速度與產品質量的提高,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多方面的,如改變油墨的成分和結構,改進印刷機的干燥方法,另外就是從工藝上改進,提高黑色油墨的濃度和光澤度,減少Y、M、C三原色油墨在非彩色部位的油墨量,從而有效地減薄油墨層來加快干燥速度,這就是在彩色復制中采用UCR的根本原因。
3.底色去除應注意的幾點:
①底色去除一般在中間調、暗調的中性灰和近中性灰區域起作用。
②正確掌握去除量的控制。
③掌握好去除點的控制,也就是去除控制的范圍。
三、黑版的深淺與底色去除量的關系
黑版的深淺與底色去除量之間相互關系密切,底色去除量多,黑版應深;反之,底色去除量少,黑版應淺。同時,黑版階調的長短,應根據原稿暗調密度范圍的長短而定。暗調密度范圍長,黑版應長,暗調密度范圍短,黑版就應短。中性灰色平衡是使原稿得到彩色復制還原的重要條件,也是制版和印刷中難以掌握的一項技術,因為Y、M、C三色油墨再現中性灰平衡有一定的難度。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