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年關將近,國內各大小出版社并沒有忙于“賀歲書”的推進,卻被一堆書店的退貨電話所“騷擾”。據悉,由于數字化閱讀以及數字印刷技術的推進,傳統印刷出版業遭受巨大沖擊導致眾多出版社出現“一窩蜂”扎堆出版的現象,直接引發了退書熱潮。

史蒂夫•喬布斯傳
現實:出版社“退貨潮”中白忙一年
最近幾天,不少出版社膽戰心驚,生怕接到來自書店的退書電話。按照現行的“游戲規則”,出版社只是將圖書放在書店里寄售,年末時如果書還賣不掉就會被書店退回來。不幸的是,今年書店的圖書退貨率比較高。
上海博庫書城是12月4日剛剛結束歲末集中退貨的。大量賣不掉的書被從倉庫里拉出來,還動用了幾輛卡車運走。博庫企劃經理朱兵表示:“這次我們集中退給出版社的下架書定價總額高達四五十萬元。但現在我們采取每三個月退一次貨的辦法,如果將全年退貨圖書總值加在一起,這個數字會非常驚人。”
包括博庫書城在內的各家大型書城都在集中退貨,那些滯銷書通過物流直接運回到相應的出版社,而滯銷書的最終命運多半是被出版社化為紙漿。“作家被雜志社退稿,原稿經過潤色還有可能再發表,圖書一旦被退貨,也就等于被判死刑。”一家教育類出版社的營銷人員如是說。
這家出版社今年的退貨率可能要達到20%左右。而按照常規,一家出版社如果退貨率達到15%,這一年他們也就白干了。據人民出版社副社長任超的說法,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圖書退貨率有所增加。這也就意味著,一年“白干”的出版社不在少數。
背后:同質化的專業書是“重災區”
在博庫歲末退掉的四五十萬元圖書中,除了一些教輔圖書之外,同質化的專業類圖書占了絕大部分。“現在出版社‘一窩蜂’的情況很嚴重。比如公務員考試的輔導書,竟然有六七家出版社在出,但讀者真正買得多的還是集中在一兩家出版社的產品。還有一些古典小說,比如《紅樓夢》,竟也有幾十家出版社在出。”朱兵說。
正因為出版社“一窩蜂”扎堆出版的現象不是緩解而是更嚴重,今年的圖書退貨率才會居高不下。如今的圖書市場有“二八定律”之說——20%是熱銷書,80%是滯銷書,而同質化圖書又在滯銷書中占了相當比重。然而這讓人不禁要問,如此多明擺著銷售不會好的同質化圖書又是怎樣在書店登堂入室的呢?
對此,朱兵也袒露了自己的苦衷:“我們當然想多引進可能熱賣的大社圖書,但一些小出版社總會懇求我們也進一些他們的書。”有時書店心頭一軟,也會引進一些“錢景堪憂”的同質書。
印聯傳媒轉載自中國包裝印刷機械網
相關閱讀:慶祝中國印協七屆三次理事會隆重召開 快印客為理事單位參加會議
中國第一套快印行業專業運營管理叢書第二版全新面世
印聯傳媒獨家大調查:2106家圖文公司設備數據統計
快印客手把手教你如何開個淘寶快印店
快印客亮相“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流會”
文印大革命——寫在2012快印店產品創新之路前面的話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