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近日,四川成都市中級人名法院對ATM機被克隆卡轉現7萬元的案例做出了終審判決,審判結果是銀行全陪,至此銀行方面也表示,ATM機是無法識別克隆卡,持卡者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密碼。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ATM機被克隆卡取現轉賬7萬元的案例做終審判決,認為銀行ATM機無法識別銀行卡的真偽,系ATM機功能上的缺陷,判銀行全賠。
那么ATM機是否真的不能辨別“假卡”呢?對此記者向廣東7家銀行進行了采訪,雖然被訪對象不愿意多談此問題,但最終還是表示,如果ATM機在讀取卡片時,發現信息可疑會吞卡,但對于全部信息都被復制的“克隆卡”的確是沒有辦法。
ATM機無法辨別克隆卡
據銀行方面介紹,克隆卡復制的是磁條內容,被克隆的卡片磁條信息中其實已經包含了母卡片的全部信息,因此自動柜員機無法判斷是哪一張卡發送過來的,主要靠客戶輸入的密碼進行檢驗,在ATM機眼里,不論是什么外觀的卡片,只要能讀出磁條里的卡號內容,再輸密碼就可以操作了,對于機器而言,克隆卡與真卡已無區別。
那么芯片卡是否能解決這一問題呢?銀行方面表示,相較于傳統磁條卡,芯片卡的主要特點是難克隆,但如果真的被克隆,對于A T M機來說,它又成了一張“真卡”,實難辨認真偽。
不過銀行方面也表示,為應對不法分子針對自助設備的層出不窮的作案手法,也有些銀行根據市場需要推出一些新功能,如無卡取款。無卡取款不涉及卡片,被克隆的風險大大降低,這種方式取款,需要憑借手機號、預約碼、銀行發送的臨時密碼等信息,與僅憑密碼相比,安全度高很多。
持卡者必須保護好密碼
去年2月,梅縣法院針對一起銀行卡被“克隆”遭取現的案例做出一審判決,判銀行承擔主責,但儲戶因保管密碼不當亦承擔部分責任。在該案件中,持卡人多次將使用同一密碼的存折交給父母去銀行辦理業務。
對此,銀行方面也表示,與POS機相比,ATM機多了一道密碼關卡。銀行方面建議持卡人不要設置簡單數字排列的密碼,妥善保管密碼,并不定期修改銀行賬戶密碼。銀行方面還建議A T M交易回執單要妥善處置,遇機器故障時及時與銀行聯系,不要隨便接受“熱心人”的幫助,不要相信A T M旁的要求客戶將錢轉到指定賬戶的公告。
說法
銀行卡詐騙最高可判無期
法院方面表示,銀行卡詐騙罪最高可判處10年以上無期徒刑。
從地方法院了解到,據《刑法》規定:進行金融憑證詐騙活動,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印聯傳媒轉載自新浪網
相關閱讀:
成都快印學員熱情似火 店長精英教練營培訓班氣氛熱烈
2012惠寶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全國巡回研討會成都站盛大舉行
網絡快印二維碼營銷受熱捧 快印行業全網營銷研修班學員爆棚
羅湖扶持企業創新 快印客成為快印行業電商龍頭
快印行業盛會“辣”味十足 貴陽湘軍熱情高漲
“快印企業電子商務幫扶計劃”全網營銷研修班貴陽開班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