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lián)傳媒內容摘要】日常膠訂生產工藝過程中,由于操作技術、工藝方法設備性能和書芯厚薄不均等方面原因,以致銑背工藝存在一些質量缺陷問題。銑背平整均勻、銑背量準確穩(wěn)定,是膠訂書刊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項目。所以,只有正確認識引起銑背故障的原因,從工藝技術措施加以嚴格的規(guī)范和把關,才能較好地保證書刊膠訂質量。
機械不良引起的銑背偏斜
1、托板底部軸孔和軸桿磨損松動引致的銑背偏斜
當托板底部的軸孔和軸桿因使用出現(xiàn)較厲害的磨損情況時,托板的工作面與書夾滑行的導軌,必然將失去穩(wěn)定、準確的工作平行狀態(tài)要求,那么,由于書芯定位的不穩(wěn)定,勢必導致一邊多銑一邊少銑的不良情況發(fā)生。如近期我廠就曾遇到該類故障,托板上下方向的間隙松動量達二三毫米,以致造成兩端銑背量大小不一情況。后經修復處理消除了異常間隙,確保了均勻穩(wěn)定的銑背量。
2、托板調整不良引起的銑背偏斜
銑背量的大小主要靠托書板的高度調整來實現(xiàn)。從銑背量工藝情況來看,書芯厚度越薄、書背的銑削量越少越有利于提高銑背的精度。而當書芯厚度大、銑背量也大時,必然因銑背工作阻力增加,使銑背變形或偏斜之不良情況容易產生。所以,在以能銑斷書帖的最里頁這一條件下,銑背量無需以多銑為好作為調整托書版工作高度的指導思想。此外,若托書板因調整不當以致高低不平時,也必然將引起銑背偏斜,使書背靠高的托書板一邊少銑,另一邊側少銑。對此應通過調整托板底部的螺桿,使托書板與導軌相平行,以確保銑背的均勻。
3、銑背刀盤的工作高度與夾板間隙太大引起銑背偏斜
銑背刀盤的工作高底與夾板的間距大小,對銑背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當銑背刀盤與夾板的間距偏大時,由于銑背刀口對書背產生工作阻力,這時夾板在沒有很好起到夾托書背的情況下,銑背過程中就容易使書背部位變形,造成銑背不均勻而偏斜。所以,為了確保銑背質量,應把銑刀盤調至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使銑刀尖盡量靠近夾板底面,在刀尖不碰擦夾板的情況下,它們的間隙越小越有利于提高銑背的精確度。
4、銑背刀盤的刀刃口變鈍引起銑背偏斜
銑背刀刃口保持鋒利也是決定銑背精度的重要條件,當刀刃口使用磨損變鈍后,必然因銑背工作阻力增加而容易發(fā)生銑背變形或偏斜情況。尤其是銑削書芯厚的書前,最容易使剛進入刀口的書背部位,因阻力輕而多銑,后部書背因工作阻力大而少銑,前后段書背銑削量偏差可達二三毫米之多。我們在操作過程中就曾遇到此類情況,機器調來調去也沒能解決問題,后經更換新的獅鋒利刀盤,銑背量大小偏差故障即刻得到較好的消除。
5、書夾間隙大小不適或兩頭不平行引起的銑背偏斜
銑背時刀刃口對書背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力,在此情況下,若兩塊書夾夾板間隙調太大或存在一頭大一頭小的不良情況時,書夾就不能起到夾緊書芯的作用,那么,銑背過程中書芯就極容易向上挪移,造成銑背偏斜故障情況。所以,應通過調整控制兩夾板間距的墊圈厚度,使夾板工作狀態(tài)時能均勻夾緊整個書芯,以確保銑背精度。6、書夾上下方向松動引起的銑背偏斜
我們知道,銑背是在書夾沿著導軌滑行過程中完成工作的,這一工作特點清楚表明,書夾與軌間的配合精度,必須保持較可靠的穩(wěn)定狀態(tài),以避免書夾運行中的跳動現(xiàn)象發(fā)生。而當書夾上的滾珠軸承和導軌銅板出現(xiàn)磨損間隙時,勢必將因書夾運行不穩(wěn)導致銑背偏斜或不準故障情況發(fā)生,對此,只要把磨損部位進行更換新的配件,才能確保銑背質量。
本文由印聯(lián)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lián)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lián)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