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日前召開的2015年中國國際能源峰會上,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李東透露,工信部正會同20多個部門抓緊制定“中國制造”國家戰略分解細化方案,即《中國制造2025》1+X落地,其中十大重點領域包含電力工程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受此消息影響,工業4.0、3D打印板塊昨日分別大漲6.79%和5.37%。分析人士指出,“互聯網+”趨勢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有望成為A股市場投資主線,建議投資者從3D打印、智能機器和海工裝備三個方向布局。本文特對上述三大細分領域進行仔細梳理,以饗讀者。
3D打印應用領域日漸擴大
在過去十年里,3D打印主要應用于原型制造,而現在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3D打印技術在藝術設計、航空航天、地理信息、軍工、醫療和消費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都大有用武之地。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2012年全球3D打印機的銷量僅為4.2萬臺,到2014年銷量已超過10萬臺。2012年,全球3D打印行業的產值是120億元至130億元,市場規模大概為25億美元,2014年市場規模達40億美元,增速達到81.49%,可以看出,全球3D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從國內來看,2014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約30億元人民幣,從事3D打印的企業接近100家,而隨著《中國制造2025》細化方案未來的推出,3D打印將受到市場進一步關注。
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金運激光和海源機械兩只3D打印概念股漲停,另外,國瓷材料、南風股份、福晶科技、博實股份、銀邦股份和中航資本等多只概念股漲幅也均超5%。
投資策略上,海通證券表示,《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展望3D行業遼闊的發展前景。A股與3D打印相關的主要個股合計24家,在上、中、下游的分布分別是6家、10家和8家,分布最多的還是在中游打印設備及零部件投資項目;重點投資標的股分別是金運激光和亞太科技。
責任編輯:魏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