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食品包裝經歷了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從最初的散裝銷售到包裝銷售再到如今的包裝設計營銷,食品包裝的每一步都反映出食品消費趨勢和食品產業發展方向。我國食品工業在包裝領域獲得極大成就,使得包裝環節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隨著食品消費市場的變化和發展,包裝行業走到一個新的路口,“綠色”和“智能”方面的革新成為了生產制造的新課題。
綠色包裝
據調查,我國食品包裝中金屬包裝占8%—10%;紙類包裝32%—35%;玻璃包裝4%—6%;其他包裝約占4%;塑料包裝大于50%,而絕大部分塑料食品包裝無法回收。權威報告顯示,我國每天每人平均用各種塑料包裝袋5—8個,絕大部分為一次性塑料袋,中國每年一次性塑料包裝袋消耗量約100萬噸,若再加上其他食品包裝,保守估計在200萬噸以上。
食品包裝帶來的巨大資源消耗讓人咋舌,數據觸目驚心,推行綠色包裝勢在必行。在這樣的生產需求和綠色環保大背景下,與產品直接接觸的包裝材料首先開始了一輪革命。綠色塑料袋廠家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新技術,添加了降解母料的成分,俗稱可降解塑料包裝袋,該種環保塑料袋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自行分解。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政策的調整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已從過去對食品的視覺、觸覺、味覺的保護要求轉向對內在品質的營養保護、消除不可視或潛在的污染與危害的深層要求,迫切要求人們尋找對環境、對人類生存無害的綠色包裝材料以及相配的包裝技術。綠色成為食品包裝的大趨勢,由此一來,食品包裝設備也需積極洞察市場動向。
智能包裝
隨著工業4.0概念的到來,食品包裝也逐漸走向高端化,智能包裝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中。其次,食品安全重視度的加深,直接促進了食品智能包裝的研發。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意義非凡。目前,部分國家在推行的智能包裝,不僅能檢測食品的質量,或者是有效防偽,還能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實現產品可追溯功能。
在智能包裝領域,智能標簽是突出代表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及在標簽制作行業的發展,一種全新、多功能、有良好防偽效果的智能標簽開始被廣泛應用。作為標簽領域的新秀,智能具有超越傳統標簽的功能,是電子和計算機等高新技術在標簽印制上的結晶。同傳統識別方式相比,智能標簽(RFID射頻識別)以其準確、高效、安全的方式,高防偽功能和對產品實時監控的特點,廣泛應用于生產、物流、交通、醫療、食品、防偽、身份驗證等眾多行業。
小編結語
不論是綠色包裝還是智能包裝,都反映出食品包裝市場的變化正在推動整個包裝行業走向轉型升級,未來的包裝必將是更貼近消費需求、更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在此大趨勢上,快消品供應鏈各個環節必須團結一致,積極應對。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