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2016年,汽車圈兒的熱點是無人駕駛,而在已經到來的2017年,無人駕駛和每一個你我他的關系將更為密切。小編悄悄告訴小伙伴們,你的無人駕駛車正在到來的路上,越來越近。
1903年12月17日,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郊外的曠野上,一個外形古怪的木質動力裝置迎著狂風,搖搖晃晃地在空中飄行了59秒。兩個年輕人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振臂狂呼:“飛行器時代終于到來了!”
一百多年后,像“飛行器時代”一樣,無人駕駛汽車也從概念變成現實。
隨著各大企業密集布局無人駕駛,在未來越來越多的車型上無人駕駛或將成為標配。無人駕駛的普及,使外界紛紛猜測,首當其沖受威脅的職業可能是——司機。
日前,達芬奇研究所(DaVinci Institute)創始執行總監托馬斯·弗雷(Thomas Frey)發布了一份預測報告,稱無人駕駛汽車時代即將到來,到了2030年,至少有128個工種將不復存在(或者人數大量減少)。
他列舉了無人駕駛汽車將會顛覆的所有領域。出租車司機,重型工業車輛司機和操作員等。此外,還包括一些相關的職業,比如駕駛教練、交通分析師、汽車牌照和登記工作人員,與停車相關的工人等等。
無人駕駛是否會對這些職業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這個是肯定的,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司機將是最先受到沖擊的一個職業,甚至消失”,一家無人駕駛公司相關負責人對NBD汽車表示。
事實上,這種言論出現的背后,是因為2016年無人駕駛逐漸成為“風口”,各大企業和創投都將目光投向這一領域,連政策都在有意向無人駕駛領域傾斜。
其中,今年年初,通用汽車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無人駕駛技術創業公司Cruise Automation。8月,Uber花費6.8億美元收購了剛剛成立8個月的無人駕駛卡車創業公司Otto。隨后,高通斥資39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黑莓宣布將在未來幾年投資7500萬美元,建立無人駕駛汽車實驗室;特斯拉宣布實現完全無人駕駛;到最近的四維圖新聯合騰訊入股here,合伙布局無人駕駛。
與此同時,在政策層面,今年6月份,工信部在國內批準設立了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并在10月份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要求,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裝備率2020年達到50%,2030年達到80%。
在此背景下,業內紛紛預計到2020年無人駕駛初步實現商業化,并于2025年實現量產,未來無人駕駛將迎來5~10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表面上光鮮亮麗的無人駕駛,一直是奔著“用戶愉悅體驗”向前發展的,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依然很多。
例如,特斯拉在國內外接連而起的車禍,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撞公交等等事件,都表明了現階段無人駕駛并不成熟。
現階段,行業仍處于技術積累與產品革新階段,當前時期成熟技術的產品商業化與關鍵技術的進口替代是值得布局的兩條投資主線,ADAS、傳感器與地圖導航市場有望最先受益于無人駕駛技術的逐步成熟。
雖然無人駕駛在現階段還處于不成熟階段,但在企業和政策雙重刺激下,這些職業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就像在現在的社會,你還能見到幾個電話接線員、打字員,這些職業的興盛期距離我們也就僅僅幾十年的時間而已。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