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自2010年,以1937年版《故宮日歷》為藍本“復刻重生”之后,《故宮日歷》因其始終保持的品質成為每年日歷類產品中的“經典款”。2017年的《故宮日歷》以生肖為主題,用“金雞獻瑞”、“百鳥朝鳳”、“珍禽翠羽”等吉言提挈每個月,選取了大量故宮博物院所藏禽鳥題材的精美文物藏品圖片,集實用與文創于一體,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其實,像日歷或日歷書這樣的文化產品在世界各國都很常見,雖然創意和模樣不同,但都可當做禮物或者買來自用。因此,它們既是實用生活用品,也能讓我們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
日本
每一本手賬都是便攜的百寶箱
每逢年末,日本的百貨商場、超市、書店都會開設次年用的手賬專柜,非常好賣,因為日本人幾乎是人手一本手賬。而這種將日歷、記事本及其他功能融為一體的手賬可謂日本獨有的文化。
備忘和預約功能療愈“日程空白恐懼癥”
在日本,男女老少會隨身攜帶手賬,即日歷記事本,里面記錄了日程安排、日記和計劃等等關于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他們坐地鐵或等公交車時都會掏出來翻翻看,并往上面寫些東西。手賬對于時間觀念很強的日本人而言,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具有備忘和預約功能。
為了幫助家人和朋友慶祝生日,日本人都會在手賬上進行詳細安排,細致到在家人生日前一周訂蛋糕或買禮物,以給家人和朋友準備驚喜。日本的職員上班后第一件事也是查看手賬,如果老板有指示,趕緊記下來,有時他們還會寫下當時的想法,以用于開工作總結會時的交流討論。如果哪天下班時,日本職員發現這一頁是空白的,他們都會覺得少些什么,或者今天什么都沒有做,這種心理被日本媒體戲稱為“日程空白恐懼癥”。此外,朋友之間要策劃外出旅行或聚餐等活動,都要提前和對方預約,約定好后雙方會掏出手賬,翻到約定的日期那天,迅速地寫下地點,這樣等約定前一天查看第二日行程時就會了然于心。
家庭主婦、秘書、兒童都有自己的手賬
手賬出現于日本明治時期,最早是為政府和軍隊官員特別設計的,他們需要手賬這樣的行程記錄本來進行規劃。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許多新法規相繼設立,那時的手賬后面還會附上稅收、郵政等詳細法則,以及一些基礎的天文地理知識。
而在現代社會,手賬的種類非常豐富,制作也很精美,不同的頁面劃分具有不同的功能,以滿足不同職業的需要。例如,家庭主婦專用手賬有專門可以粘貼發票的地方,這樣方便她們記錄收支,將日子過得更加精打細算。秘書用的手賬是以分鐘為單位,便于管理企業老板繁忙的日程。企業員工的手賬則是以小時為單位,他們詳細地記錄工作安排,完成一項就用筆勾掉一項。花道愛好者的手賬是畫冊式的,精美得如同博物館的藝術品。
由于日本人從小就培養孩子用手賬規劃生活,商家專門推出了兒童版手賬,讓孩子也加入到使用手賬的行列中。至于日本大學生,他們則喜歡用免費的“企業手賬”。日本的大學會定期舉行大型企業宣講會,企業在宣講會結束后會將印有企業名的手賬作為紀念禮品送給大學生。因此,許多大學生用起了免費的手賬,且企業一點都不吃虧,那是因為日本人在約定時間時都有拿出手賬來記錄的習慣,這樣,用“企業手賬”的大學生在無形中就幫企業做了免費的宣傳。
高端定制手賬彰顯個性
手賬是日本人生活的必需品,里面的內容以一年為周期,不僅有全年日歷日程表,還會附前一年后兩個月和后一年前三個月的日歷,以及通訊錄、備忘錄、橫線紙、縱橫格紙、純白紙、日本紀年與西歷對照表、計量表、帶撕線的便箋、東京和大阪地鐵線路圖、世界地圖、時差表、軟質塑料尺等等,完全是一個便攜的百寶箱。
每到年末,包裝精美的手賬就成了熱銷的禮物。百貨商場、超市、書店等都設有手賬專柜,漂亮的手賬讓人挑得眼花繚亂。國際知名品牌如巴寶莉、古奇等紛紛瞄準了日本的手賬市場,推出帶有自家個性的高端定制手賬,目標人群就是商務人士,因為日本的商務人士很愿意將手賬作為商務禮物送給客戶。高端定制的手賬是什么樣的呢?首先要挑選最符合對方品位的款式,比如用沉穩的黑色皮革作為外皮。其次,要刻上對方的名字以彰顯私人訂制的意義,并附上一支簽字筆。當然,這樣一份體面的商務禮品價格也不菲,約在1萬日元到2萬日元。
手賬的使用方法決定你的人生
日本人喜歡按部就班,凡事都提前很久做好計劃,然后反復確認,因此,手賬就成為人們生活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手賬時常出現在雜志的專題里,也出現在作家筆下,還被上升到“手賬哲學”的高度。日本很多作家都在專欄里表達過同樣的意思:“手賬的使用方法決定你的人生。”作家們認為,手賬仿佛是人生劇本,把自己的夢想細分成每天的具體活動,一步步改變自己的人生。
不少日本成功的企業家還將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寫著夢想的手賬”,他們認為,每天看著手賬如同看到夢想正在一步步地成為現實,從而更有動力,干勁大增,因此企業家們還稱手賬是“進行人生規劃的重要工具”。
美國
博物館、消防局各有各的高招
博物館日歷就是視覺盛宴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每年都會推出月歷和日歷系列,主題多樣,有從管內藏品里精挑的畫品和雕塑,還有關于時裝、插畫及藝術家主題畫作,這讓許多博物館粉絲們能足不出戶地看到展品。
2016年年底,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專門推出了兩位著名畫家的畫作月歷,一位是德國表現派畫家保羅·克利,另一位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館內收藏了兩位畫家的許多真跡,博物館將這些畫作印到了月歷上,讓粉絲們每個月都能欣賞到保羅·克利對色彩、形式和空間方面獨特的表達方式,也能欣賞到克勞德·莫奈對于光和影的色彩描繪。
而博物館同時推出的還有日歷,日歷一共160頁,正反兩面印刷,包含古典藝術和現代藝術。比如,日歷中涵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曼·雷、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等人的作品,以及日本版畫、非洲面具、音樂器材、武器和兵器等,藝術種類豐富多彩,像是一本小型收藏手冊。可以說,這樣的博物館日歷為讀者創造了不凡的視覺盛宴。
女性首次集體亮相消防員日歷
美國紐約消防局從1996年開始每年出版一本消防員日歷,借銷售日歷來為其“消防安全教育基金”籌款,籌款用于消防職業發展、培訓和教育,每年紐約消防局可以籌得約30萬美元的款項。與往年不同,2017年日歷中出現了12位女消防員的形象,日歷采用雙面版式,另一面是男消防員出鏡,同時首次亮相的還有急診救護醫生和護士。
“雖然官方日歷的傳統已經延續了20年,但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展示出員工構成的每一面。”紐約消防局發言人弗蘭克·杜耶說。根據紐約消防局所提供的數據,在該局供職的員工有約1萬人,其中有49名女性。在總人數為3000人的急救醫護隊伍里,三分之一的醫護人員是女性。這一占比是該局歷史上最高值。
2014年,紐約消防局日歷中出現了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消防員丹尼·邁尼斯,而2017年的日歷則第一次實現了男女人數的平等。女消防員馬丁斯在日歷中手持利斧,她身后是熊熊烈焰,馬丁斯說:“女性是多面的,這本日歷讓我們更加強大。”急救醫生坎貝爾說:“我們一起拍日歷的感覺很棒,我們都是有力量的,我們都在拯救生命。”
俄羅斯
普京月歷長銷不衰
2014年年底,俄羅斯媒體發布了一組2015年月歷,其中“普京軍團”占據了一頁,里面不僅有普京,還有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馬卡羅夫大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副總理羅戈津、外長拉夫羅夫、國防部長紹伊古,紹伊古一手還掐著一只鷹,這也成為當年月歷中的最大亮點。
到了2015年年底,俄羅斯《星辰與指引》雜志社出版了以普京為主題的“2016普京月歷”。在這本月歷中,每個月都配有普京的照片,比如他在垂釣、在騎馬、在射擊等,且每一幅圖片上都附有普京說過的話,話題包括他熱愛的狗、俄羅斯女性和垂釣,以及國家的軍事力量。
例如,在2016年3月的月歷上,圖片里的普京拿起了紫色的花朵,文字則寫著“我熱愛所有俄羅斯女性,我個人認為,俄羅斯女性是最有天賦、最美麗的”,這也是他曾和意大利總理會面時直抒胸臆,高度贊揚俄羅斯女性的話語。在2016年11月的月歷上,圖片中的普京抱起狗狗微笑,文字是“我愛狗,可以和狗狗溫暖地交流”,這是因為他曾將愛犬產下的幼崽送給了俄羅斯斯摩棱斯克的一名六歲小女孩,后來在記者采訪時他表達了把愛犬當做女兒,估計以后也不會將愛犬的寶寶再送人了,但媒體還是封他一個“送狗達人”的稱號。
而2016年年底,以普京為主題的2017年月歷也開始叫賣,人們可以在地鐵售貨亭買到,售價為78盧布。售貨員說總印刷量大約有20萬份,但普京月歷的銷量一直都很好,因為許多民眾都想“與俄羅斯總統一整年相伴”。
2016年11月,英國設計公司Poligon推出了全新的金屬蝕刻系列產品,這系列日歷名為“365日歷”,是由輕薄的不銹鋼制成,分為折疊型和平板型。其中,平板型日歷的背面設置了小磁體,可以吸附在冰箱等物體表面。
在日歷上,所有的日期都標注在一個小圓圈或者六邊形上,每個小圓圈或者六邊形都使用了鏤空處理,只要用日歷配備給買家的小鐵棒輕輕按壓,就會下凹,下凹的日子代表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如生日、紀念日、畢業日等;而小圓圈或六邊形如果是向內折疊就會成為一個小空洞,代表日子已經過去。無論是戳還是疊,Poligon設計團隊的理念都是讓時間具象化,“將一整年的365天放入這個不銹鋼平板里,不僅具有藝術美感,而且也讓大家直觀地看見了一整年的時間很短暫。每天去戳或者疊上面的小圓圈或六邊形,都像是一個小儀式,讓人們更加珍惜每一天。”
這款日歷的創意來自Poligon的兩位專門制作折疊金屬裝飾品的設計師,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獨特的設計,讓時間的記錄變得靈活有趣。其中一位設計師說:“比如,你可以根據戳進去的深度來判斷這一天是否發生了什么值得紀念的事情。”這款2017年的創意日歷售價為17英鎊,根據訂單需求,Poligon公司在2016年圣誕節前就已全部寄給買家,讓人們感受到創意帶給生活的樂趣。
英國
將365天放入金屬蝕刻日歷
2014年,德國埃森地區的一家養老院推出了限量版月歷,月歷銷量良好。這版月歷的每一頁都是十分經典的電影畫面,但是,這些電影畫面都是由養老院的老人們出鏡進行拍攝,他們成功地重演經典鏡頭,給經典注入了不一樣的活力。
養老院為此特意給老人們請來了專業造型師和攝影師團隊,將老人們打扮成電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老人們年齡在75歲至98歲之間,他們拍攝時十分興奮,也非常享受拍攝的過程。比如,86歲的Rutt和81歲的Kelbch扮演了《泰坦尼克號》的男女主人公,89歲的Builting扮演了007系列的主角邦德,86歲的Brunsbach扮演了《蒂凡尼早餐》中的角色,76歲的Wischnewski和77歲的Schmidt扮演了電影《布魯斯兄弟》的角色……老人們在鏡頭前沒有任何的緊張,將經典電影畫面演繹得惟妙惟肖。攝影師評價,“他們的表現完全不輸給任何專業模特。”而其中一位老人感慨地說:“能扮成心中最喜歡的電影角色并拍下照片,真的很開心。”
德國
“角色月歷”過足戲癮
2014年,德國埃森地區的一家養老院推出了限量版月歷,月歷銷量良好。這版月歷的每一頁都是十分經典的電影畫面,但是,這些電影畫面都是由養老院的老人們出鏡進行拍攝,他們成功地重演經典鏡頭,給經典注入了不一樣的活力。
養老院為此特意給老人們請來了專業造型師和攝影師團隊,將老人們打扮成電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老人們年齡在75歲至98歲之間,他們拍攝時十分興奮,也非常享受拍攝的過程。比如,86歲的Rutt和81歲的Kelbch扮演了《泰坦尼克號》的男女主人公,89歲的Builting扮演了007系列的主角邦德,86歲的Brunsbach扮演了《蒂凡尼早餐》中的角色,76歲的Wischnewski和77歲的Schmidt扮演了電影《布魯斯兄弟》的角色……老人們在鏡頭前沒有任何的緊張,將經典電影畫面演繹得惟妙惟肖。攝影師評價,“他們的表現完全不輸給任何專業模特。”而其中一位老人感慨地說:“能扮成心中最喜歡的電影角色并拍下照片,真的很開心。”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