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與百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聯手將從使用阿里巴巴的大數據開始,在供應鏈技術形成合作,并向百聯集團現有會員整合支付寶的在線支付服務。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而阿里和百聯“結婚儀式”的成功舉辦,預示著阿里新零售的第一站達成。盡管馬云從去年就掀起了新零售的討論熱潮,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眼中,新零售的概念依然模糊。對此,阿里巴巴張勇說:“新零售就是所有生產要素基于互聯網完成的重構。”但重構的過程如何展開,這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一呼百應總裁戴森進一步表示:“新零售是將“人、貨、場”三大核心商業元素進行的重構過程,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升級新零售,先從新采購開始”。

一呼百應戴森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新零售的第一需求便是新采購。但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盡管我們已經擁有了一些世界級電商運作平臺及軟件,國內企業原材料采購電商化的普及率卻不到20%,遠遠落后于美國72%~85%,絕大多數企業依然通過傳統渠道進行采購。
然而,傳統采購模式卻存在一些足以令企業抓狂的“痛點”:
1、流程繁復,效率低下
傳統采購模式要經過詢價、報價、招標、投標、競價、談判等繁雜流程,大型企業還要考慮到分支機構的采購管理問題,耗時耗力。如遇到企業有緊急需求的情況,而供應商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遲鈍時,會導致采購成為一種盲目行為。
2、監督難度高,采購成為腐敗溫床
由于采購預算的管理、招標的操作涉及企業經營的敏感信息,采購工作往往不適合對外公開,再加上缺乏有效監督機制,采購領域容易成為腐敗的高發區。
3、供應商“暗箱操作”,增加企業成本
傳統采購模式中,產品價格虛高已成為普遍現象,導致企業要在基礎生產資料上投入不小的成本;更為惡劣的是,有些不良供應商會在雙方已經議定價格、型號的情況下,提供次品或降低服務標準。
4、缺乏有效管控,造成資源浪費
采購部門制定的采購計劃,一般是基于現有庫存。而需求部門與采購部門如果不能充分溝通,企業管理者對采購環節又不會親力親為,容易造成大庫存,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和企業資源。
企業抓住大數據升級新采購
采購,雖然不處在企業運營的最高層,卻決定了企業最基礎最必備的非經營性生產資料的優劣,是每一個企業正常運轉所不可或缺的常規業務活動。落后的傳統采購模式不僅已經不能滿足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需求,還常常會引起供應商間不良競爭,與新零售提倡的重構供應鏈方向背道而馳。因此,傳統采購已經走到必須改革甚至被替代的邊緣。
相比之下,電子商務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能夠快速高效地傳遞交易價格及信息,并對交易行為進行全流程跟蹤,從而使低成本、高效率、開放透明的采購模式的建立成為可能。在國家大力推行“企業轉型升級”戰略下,一呼百應通過11年積累,利用大數據賦能中國制造產業,助力企業采購管理信息化,讓企業及時把握原材料采購價格指數、采購趨勢、大數據精準推送與匹配,打通企業產品上下游生態鏈,解決企業轉型升級新零售原材料采購源頭。
新型B2B采購服務平臺優勢
1、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打造交易全自動化,海量供應鏈原材料信息自己掌控,能夠保證正品、優價。一呼百應基于大數據,將原材料信息瀏覽與搜索、狀態查詢、下單、付款等采購全過程自動化、陽光化,增強企業對采購部門財務支出的管控能力,并簡化采購操作流程,使企業采購如同個人網購一樣輕松,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人力、物力、資金成本。
2、打通上下游全產業鏈,合理分配各方利益。一呼百應通過SaaS模式、大數據、供應鏈金融三位一體,全線打通企業產品上下游,無論是供應商還是采購商,都能匹配到最優資源。
3、按行業細分,服務專業化。一呼百應將B2B業務服務體系按行業細分,并專門成立了大客戶服務團隊,任何類型的企業都能獲得專屬定制化服務。還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總部集中采購,定向分散配送到分支機構,便于管理子公司采購。
從近期的一系列動向來看,一呼百應已經展現了對企業原材料采購電商化的野心。2016年重磅推出“采神通”企業戰略級應用,打造智慧采購,為企業提供多品類趨勢、采購優惠價、數據分析、靈活支付、統一物流配送及售后標準等服務支撐。
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企業采購電商化正在給傳統采購領域帶來創新與變革的機會,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不過商場如戰場,新零售剛剛步入元年,要想吃到最大那塊蛋糕,僅僅依靠現有經驗和資源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繼續探索和成長。
【牛云說廣告人】什么新零售、新采購,沒有新“廣告人”提供營銷服務,傳統企業都掛了,一切歸零!因此,商業原點在于交易,而交易一定是從廣告開始的。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