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紙張拉毛現象是印刷中常見的故障之一,是指在印刷過程中,當油墨作用于紙或紙板表面的外向拉力大于紙或紙板表面的內聚力時,引起表面的剝裂。
一、拉毛現象對印刷的影響
拉毛現象會造成圖文部分的污染,影響印品的質量。一方面,紙面被剝離粒子的位置由于未轉移上油墨而產生白斑;另一方面,被剝離的粒子經過橡皮布的傳遞粘附到印版,隨印版的轉動先和潤版液接觸而被潤濕。在隨后與油墨接觸的過程中,排斥油墨,從而使印版圖文部分沒有著墨,造成大量的印品表面有白斑。或者被剝離的小粒子起初沒被發現,會隨著印刷的進行堆積在橡皮布和印版表面,造成印版的磨損,增加橡皮布的清洗次數。有些小粒子甚至會轉移到墨槽、水槽中,使印刷無法進行。
二、拉毛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
在壓印的短暫瞬間里,油墨、紙張、橡皮布之間存在著非常復雜的作用力。油墨本身的黏度在分離時會對紙張表面產生一種黏附力FI。橡皮布也是有黏度的,同樣會產生黏附力FN。油墨、紙張、橡皮布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產生一個剝離張力FT。如果紙的表面張力為T,那么它的表面強度就必須滿足:TFI+FN+FT
如果不滿足上式,就發生拉毛,影響印刷質量,增加停機清洗橡皮布的頻繁度。
三、拉毛速度的影響因素
油墨、紙張、橡皮布三者在壓印時的復雜作用,使得紙張的表面強度有時并不低,但仍會產生拉毛,這表明紙張的拉毛速度不僅僅受印刷速度的影響,還與油墨的黏度、墨層的厚度、印刷壓力、溫度等有關。
1、與印刷速度的關系
拉毛速度是基于流體在平面之間的分離力與分離時的速度成正比的理論提出的,也就是說,印刷速度越大,分離力越大。對于油墨流體來說,隨著印刷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使油墨產生的分離力大于紙面的結合力時,便會產生肉眼可見的撕裂起毛,這時的最小速度就稱為拉毛速度。
2、與滾筒半徑R的關系
當印刷速度等條件固定時,如果滾筒的半徑越大,則相對加速度越小,墨層和橡皮布與紙面之間所產生的剝離力就越小,紙張就越不容易掉毛。實驗表明,紙張的掉毛速度基本上與滾筒半徑的開方成正比。
3、與油墨流動性的關系
紙張的拉毛速度一般隨著油墨黏度η和黏著性(Tack值)的增大而減小。即油墨黏著性越大,拉毛速度越小。另外,溫度對油墨也會有影響,從而影響到拉毛速度。溫度升高,油墨黏度和黏著度降低,拉毛速度增大。
4、與墨層厚度δ的關系
在墨層很薄時,橡皮滾筒幾乎與紙面接觸,油墨由于量少,剝力很小,但隨著墨層的增加,拉毛速度大幅下降。當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趨勢減小,并趨于平緩。
5、與印刷壓力P的關系
隨著壓力的增大,拉毛速度急劇下降,到BC段為正常印刷的壓力,可是此時拉毛速度降到了最小。CD段為壓力過大的情況,由于油墨轉移的減少,拉毛速度有所回升。
四、控制紙張拉毛的方法
1、膠印時掌握好水墨平衡,在不臟版的前提下,使印版表面的紙毛盡量減少潤濕,從而達到減少紙毛的抗油性而增加著墨量。
2、適當調節好所用油墨的粘著度和粘度,在油墨中加入適量的撒粘劑和稀釋劑,降低油墨中的粘著度和粘度,以此改善油墨的粘結性對紙張的影響。嚴格控制室內溫度,防止溫度降低。
3、印刷前可對紙張上水進行空壓,在壓力作用下,將部分紙毛、紙粉吸附到橡皮布上,起到減輕紙張拉毛、掉粉現象的作用。同時,紙張纖維吸水膨脹后,在壓力作用下,紙張結構會變得更緊密,從而使印刷適性得到改善。
4、當紙張掉粉、拉毛較為嚴重時,還可以先在紙張表面印一層底油,待干燥后再進行彩色印刷。由于改善了紙張表面的滲透性,印品質量特別是印品光澤度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