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眾所周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可以占據著中國互聯網的大片江山,擁有極具統治性的江湖地位。但如今,BAT三巨頭統治中國互聯網的格局要變了。
BAT三足鼎立時代或許過去,AT時代已經到來。那么接下來誰將坐穩中國互聯網第三把交椅?
如今,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巨頭統治中國互聯網的格局似乎變了。
6月8日,美股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大漲13.5%至142.6美元,創下了IPO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盤股價也創該個股的歷史新高,其市值達到了3601.2億美元,超過騰訊3323億美元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七!
就在今年5月,國內兩大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市值相繼超過300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這一輪互聯網科技革命之下,中國互聯網公司憑借人口紅利和創新,已經在全球互聯網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BAT老大易主,阿里一天市值漲了半個百度!
截至周四(6月8日)美股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大漲13%,收報142.34美元,創2014年9月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和歷史最高價!
盡管美股仍處于大牛市中,但是以阿里巴巴的體量,要讓股價一夜間上漲13%,除非是所有的機構投資者都在瘋狂買入!
為何一夜間飆升創歷史新高?實際情況是這樣……
在6月8日-9日杭州的投資者日大會上,當阿里巴巴CFO武衛說出2018財年收入指引區間為“45-49%”時,會場的350名投資者和分析師發出一片“WOW”的驚嘆之聲。
據彭博社的數據顯示,相比阿里巴巴的預測,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為年營收增長35%,即使是最大膽的預測,增長也僅有43%...
要知道,”阿里投資者日“來的都非等閑之輩。這幾百名西裝革履,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的人物來自Baillie Gifford,BlackRock,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等全球頂級資本機構,總共管理著多達四萬億美元的資金。
這些機構投資者回去就瘋狂買入,阿里巴巴的股價盤前就開始大幅上漲。僅僅一個交易日,阿里巴巴的市值就增加420億美元——相當于大半個百度(約640億美元)!
最終,阿里巴巴的市值已達到驚人的3602億美元,一舉超越騰訊(約3374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一大上市公司。
順便一提,按照馬云對阿里巴巴8.9%的持股計算,馬云爸爸一晚上就賺了3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3.4億!
你方唱罷我登場,騰訊阿里雙雙殺入全球市值前十!
阿里巴巴股價大漲剛剛唱罷,作為原亞洲市值最高公司的騰訊控股也不甘落后。截至上周四,騰訊控股上漲逾3.5%,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騰訊的股價上漲依然在于優秀的業績支撐,在今年3月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財報及經審核的全年財報顯示,2016年騰訊全年收入人民幣1519.38億元,其中,僅靠王者榮耀就能帶來每天一個億的收入。
今年以來,騰訊股價上漲了43.6%,超過了 Facebook 31.7%的漲幅。截至發稿,騰訊的最新市值是3435.42億美元,與阿里巴巴幾乎在伯仲之間...
目前,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雙雙躋身全球十大市值最高公司,也是上榜的“唯二”兩家中國公司。
百度將被京東超越,BAT將變成ATJ?
作為BAT三巨頭之一,百度已經越來越沒有“存在感”!相比阿里、騰訊亮眼的業績和股價,百度顯得遜色許多...
近一年來,百度的股價僅出現了小幅上漲,核心原因是主營業務搜索出了問題——2016年營收增速僅為個位數,同時凈利潤大幅下滑。
今年百度的財務數據終于有所好轉,4月28日,百度發布了2017財年Q1未經審計的財報,總營收為人民幣169億元,但也只增長了6.8%。
騰訊的市值已經是百度的好幾倍;阿里市值一夜之間就上漲大半個“百度”、營收增速又是好幾個“百度”,這樣的百度,一定是假的BAT吧...
近年來,百度一直把寶壓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則更像是針對未來的攻城戰略,相對于騰訊和阿里,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最早也最為重視。在經歷了吳恩達、陸奇等高管團隊的調整后,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算是步入正軌。
當然,誰也不能保證新戰略會給百度帶來持續競爭力,從三巨頭之一到如今的第二梯隊領頭羊,百度不僅會被甩出三巨頭之列,還有被其他互聯網公司超越市值的危險。
誰將坐穩中國互聯網第三把交椅?
目前最有可能挑戰百度這一地位的,當屬第二梯隊的京東和網易。作為第二梯隊兩大領跑者,兩家企業的市值緊隨百度其后,都有可能在未來坐上中國互聯網第三把交椅。
從市值來看,京東離百度更近一些。美國時間6月5日,京東股價收報于40.23美元,市值達570.55億美元,比百度市值落后75億美元。
而且在增長勢頭上,5月8日,京東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該季凈利潤為14億元人民幣,比其去年全年的10億人民幣還要高。
這一方面是因為京東在物流等基礎設施大手筆投入后開始進入營收增長期,另一方面,這些年京東避開競爭對手發力品質電商的成效也有目共睹,在許多標準商品和品牌商品上,是不少用戶的第一網購平臺選擇。
此外,京東還在加速分拆金融、物流等業務,給資本市場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據京東周一公布的2017第一季度財報,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而且關鍵是京東此次公布的財報十分亮眼。
京東2017財年第一季度凈收入為762億元人民幣(約合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1.2%;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2.365億,較去年同期的1.691億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40%。
在財報公布后的兩個交易日內,京東的股價就上升了近8%,自去年6月觸底以來,反彈至今漲幅已經超過70%。
周四京東股價再次上漲1.8%,如今的市值已經逼近594.52億美元,距離BAT之一的百度(642億美元)只有7.1%的差距。
其實,劉強東早已透露出對互聯網三巨頭寶座的覬覦之意。
他曾說過:“一年凈利潤低于100億,就不要跟我談利潤”。這個“百億利潤”對標的正是BAT,百度去年100多億利潤,騰訊和阿里則超過了400億...
阿里和騰訊誰會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老大”?京東會取代百度,讓BAT成為JAT嗎?
目前我們暫時還無法定論,但是我們知道的是,中國的科技公司已經可以與谷歌、蘋果相提并論,已經躋身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之列。
雖然近年百度口碑下滑,整體也在走下坡路,但誰又敢肯定all in人工智能,破而后立的百度沒有卷土重來的一天呢?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