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印刷成品產生水紋狀色塊3大元兇

1、油墨的粘度太低,流動過強或者機速太慢,根據經驗,印機速度在100-120米/分鐘,使用粘度應該控制在17-18秒,白墨14-16秒;在50-80米/分鐘時,色墨在20-22秒,白墨在18-20秒(察恩3#杯);一般來說,機速較快時會相對減少油墨轉移后到表面干燥失去流動性的時間,所以在機速較慢時需要的油墨粘度相對要高一點,才不至于產生實地滿版水紋。
2、印版實地處的網點雕刻過深,上墨量過大引起油墨流動性過強,在網點的雕刻深度大時,所需油墨的粘度也要高一點。
3、如果是色墨上疊印白墨,油墨白墨粘度過低會存在斑點分布均勻,這樣對色墨的墊底反射光不一致而表現斑點現象,此時需提高白墨粘度。
4、油墨因溶解、分散不良或因油墨的觸變性較大時,其轉移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能很好的流平而產生水紋。如溶劑型油墨混入了水分,聚氨酯油墨溶劑失衡或室溫低溶劑的溶解性不良、樹脂析出等導致油墨某種程度的絮凝現象。因流動性不好產生的水紋會顯出圓的點狀。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