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共享單車仍然火的像這夏日炎熱的天氣,據相關數據分析,ofo以獨占65%市場份額,摩拜緊隨其后。共享單車的市場搶奪逐漸成為ofo、摩拜兩大巨頭間的逐鹿之戰。這中間,品牌營銷活動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入門級借勢。
借勢營銷可謂是入門級別的營銷手段。就拿上個月的高考來說,兩者同時推出高考期間免費騎車的活動,變著法的提升用戶對品牌的感知度。摩拜借高考熱點率先打出“高考一定‘橙’”的諧音廣告文案;小黃車也不甘示弱的懸掛出#飛黃騰達#系列的黃符。
二.跨界造“事”。
隨著《神偷奶爸3》上映,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被小黃人版的小黃車刷屏?據了解,該電影上映期間,近5萬輛“大眼小黃車”被投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及時且有效的跨界,通過強化的品牌差異點和爆棚的好感度,引發了席卷社交網絡的案例級傳播。
除此之外,北京的朋友們上個周末是不是也在朋友圈里看完“一整場”的演唱會?ofo小黃車“跨上”娛樂圈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辦了一場“輕睞”演唱會,提出“全場景共享音樂”的理念,也著實吸引了不少熱愛音樂的年輕用戶。
摩拜單車則跨界京東618,推出集貼紙兌換現金紅包的“寶箱車”。為了吸引年輕人群體參與這次活動,由京東線上活動延伸到線下的“初夏騎遇記“街頭涂鴉,通過“出彩”的內容,創造全新的品牌體驗,對于品牌跨界而言頗具借鑒意義。
三.互懟式競爭。
從微博慶生海報拉開的品牌“互撕”的序幕,到“引導回復”的公關黑文爆出,再到動不動就跑數據:稱自己是行業老大的領頭地位。在行業中,競品之間的公關戰役早已耳濡目染,孰強孰弱終歸難以判定。但值得肯定的是,雙方在相愛相殺、互懟互撕下,都得以快速的成長和發展。從大的市場角度來看,巨頭之間彼此制衡,對于維持共享單車市場穩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相較于寶馬和奔馳、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ofo和摩拜的幾次撕B顯然更具互聯網品牌的“血腥味兒”,雙方都互不相讓,毫不留情地揭對方的傷疤,亦是一大看點。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