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早在公元1041年至1048年間,畢昇發明了泥活字版印刷術,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創造了燦爛的詩篇,并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臺灣師范大學印刷術團隊前段時間進行了一場跨時空的模擬實驗,成功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演示在公眾面前,將傳說變成現實。

臺師大圖文傳播系教授徐照夫表示,《夢溪筆談》出版的年份與畢昇的泥活字版印刷術發明年份相差約40年,因此沈括記錄的也只是印刷術的傳說而已,并非親眼所見,因此無法得知印制過程中應有的要件。后代多位專家學者針對畢昇的泥活字版印刷術進行考證和模仿印制,但都與畢昇的印刷方式有所差異。這次臺灣師范大學采用現代科技幫忙,終于成功復原。
為了印證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是否可行,臺師大團隊依制造活字、字盤、檢字、排版、刷印到還字等印刷程序,模擬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的過程。團隊應用3D打印技術,并結合牙科的齒模技術,才制作出來。首先用3D打印機輸出“薄如錢唇”的塑膠活字,再翻制成母膜,之后以濕陶土翻制成膠泥活字,經陰干、修邊后,放在炭火中燒烤或電爐處理,達到不會壓碎的程度就成為泥活字。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