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燙金、燙銀是常用的印后工藝,對印刷品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廣泛應用于包裝、賀卡、請柬、名片等產品的裝飾。不過,有時精心制作的燙金、燙銀圖案,過了沒多久就“不翼而飛”了,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燙金、燙銀中的金屬顆粒比油墨中其他顏粒顆粒大得多,因此,與連接料的相溶性比較差。在溶劑或稀釋劑對連結料分解后,比其他顏料更容易從連結料中游離出來,形成游離金屬粉末附著在印刷品表面。
上光涂層太薄或固化不完全時,游離的金屬顆?;蚱渌^大的顏料顆粒,就非常容易因為摩擦而脫落,造成印刷顏色的丟失或色相變化。
除此之外,游離的金屬顆粒因為與上光涂料、潤版液紙張中的酸或堿發生化學反應,而失去耀目的光澤,也會出現“金銀圖文不翼而飛”的現象。
因此,我們在進行燙金、燙銀時,必須注意掌握上光涂層的厚度,保證上光涂層的固化,同時,也要注意燙金材料與上光涂料、潤版液等材料的酸堿平衡。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