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印刷介觀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器件團隊自主研發出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正在積極準備量產,這種電池不僅可以印刷,每峰瓦成本還僅為傳統太陽能電池的1/5。一旦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實現量產,將為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探出新路。


在可印刷太陽能電池之前,世界上主要有3種類型的太陽能電池,它們的轉化效率都比較高,但造價也較高。
最“高貴”的是多結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用于衛星、無人機等,光電轉換效率高達46%,造價昂貴。
最常見的是晶硅太陽能電池。用它做成的光伏發電面板隨處可見,光電轉換效率約在18%,每平方米造價為500元至700元。
第三種是薄膜太陽能電池。摩拜單車車簍底部采用的,就是這種電池。它的特點是薄,厚度為晶硅電池的1/10,轉換效率約為10%—12%。
如果是用上可印刷太陽能電池,成本比上述3種低得多,每平米預計成本將低至100元。成本為啥能降下來?這與制作工藝有關。首先,工程師用溶液把鈣鈦礦身上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溶化,調配成一種特殊的“墨水”,然后,將“墨水”均勻地刷到導電玻璃上,印刷三到四次后進行沉積,最后封裝。由于材料便宜,工藝簡單,成品價格就降下來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