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對于外國人來說,中國當前最大變化恐怕風靡大街小巷的二維碼移動支付,現在,甚至連100元人民幣及以下的賬單都可以使用二維碼進行支付。在餐廳吃完飯之后,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進行付款已經司空見慣,很多人甚至很多沒有取過錢了。這讓外國朋友連連驚嘆,中國變化速度之快。
根據Hillhouse資本今年5月份的報告,中國內地2016年移動支付總量較去年翻番,超過5萬億美元。根據該報告,今年第一季度,支付寶所占的市場份額達到54%,微信支付占到市場份額的40%。

有位外國友人嘗試在北京的一家麥當勞餐廳用餐時,發現餐廳可選的支付方式僅為中國銀聯卡,蘋果支付,微信支付或支付寶。作為一個沒有中國銀行賬戶的美國人,他根本找不到付錢的方式,而店員不接受現金支付。
還有一位朋友打出租車,但是在付錢時收到了一張50元假幣。而在多家商店,店員表示他在紐約兌換的100元人民幣是偽鈔。并且告訴他如果可以使用一定支付,那么我不會收到50元的假幣了。
中國移動支付崛起的背后是廣大的智能手機用戶。第二季度,中國騰訊公司旗下的微信軟件的日活躍人數為9.63億人。在商業環境中,添加他人微信甚至已經開始慢慢取代交換名片。

但是除非隱私問題帶來即刻的負面影響,不然便利性會壓倒一切。而智能手機正在逐漸成為在中國出門唯一需要攜帶的物件。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