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環境保護是關系到人類未來生存的大問題,如果物質財富豐富了,但生存環境日趨惡化,那費心創造的財富價值何在?所以,各行各業必須主動樹立起環境保護意識,在達到環保要求的前提下組織生產、創造效益,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

保護環境是經濟發展后必須解決的問題
有消息稱,我國冬季需要集中供暖的北方地區人均壽命要比南方地區低5.5歲,這個數據令人觸目。廢水、廢氣對環境的污染還會引發部分農作物的某些有害物質超標,影響人體健康。
工業高度發達本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處理好發展生產與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生態平衡之間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提出來就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此,我們應該在發展生產的同時更加注重保護環境,甚至不惜舍棄一些速度和利潤。當然,正確處理好環境保護與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是一門科學,需要科學地判斷,厘清原委,但不要矯枉過正。
五種印刷工藝VOCs排放問題不盡相同
凹、凸(柔印)、平(膠印)、孔(絲印)及數字印刷是目前印刷生產中常用的5種基本工藝,這5種工藝在生產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情況各不相同,而且由于5種印刷工藝使用的耗材大不相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又與印刷耗材密切相關,籠統地以產業(如從事包裝印刷)作為開征VOCs排放費用對象有所不妥。
按照現在的認識:使用溶劑型油墨的凹印工藝VOCs排放最為嚴重,有數據稱印刷業VOCs年排放量的70%源自于溶劑型油墨的凹印工藝,為此其治理成本也相應最高。上海某包裝印刷企業針對2條生產線開展的治理支出高達841萬元,設備安裝后每年還需支付運營費用,這無疑推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以墨量厚實、具有觸感為特色的絲網印刷,其工藝特點同樣決定了VOCs排放量相對較大。因為滿足高速、快干、厚實要求的印刷油墨大都是溶劑型油墨。柔性版印刷可采用水墨,但其印刷速度會受到牽制,需要熱能促使印刷品快速干燥。
許多膠印生產企業的情況告訴我們,只要使用綠色環保油墨,VOCs排放很容易達到標準。甚至有一些印刷企業告知筆者:鑒于現在的治理水平,無論是采用光處理、活性炭處理還是生物處理,安裝治理設備前后的排放值變化并不明顯。環保監督部門往往以是否安裝了相應治理設備作為企業是否著手治理VOCs排放的標志,這就逼著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生產必須在設備上大動干戈。
有別于上述4種傳統印刷工藝,數字印刷是數字技術的產物,成像原理與傳統印刷完全不同,沒有印版,不存在沖版產生的廢水問題,便不存在制版污染問題。
由上述分析可知,以生產工藝和耗材來界定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情況遠比按產業作為排廢征收對象更科學;從耗材的源頭抓起也比現在揪住印刷企業作為治理關鍵更合理。
數字印刷的排放問題相對不屬嚴重
數字印刷從1938年由美國切斯特·卡爾遜推出的全球第1臺采用靜電成像原理的數字復印機算起至今已有近80年的歷史了,但數字印刷進入生產領域得到長足發展還是近二十年的事。從感覺上的便捷到接受數字印刷的產品質量,從以圖文打印為主要市場到進入短版圖書印制、標簽印刷、包裝印刷,甚至進入建筑裝飾和紡織印染領域都是近幾年的事。就數字印刷生產過程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給出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經得起檢驗的結論對數字印刷印刷工藝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數字印刷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問題
由于成像原理不同,數字印刷設備生產過程中不存在與傳統印刷油墨相同的VOCs排放問題。數字印刷設備使用的墨粉或墨水在干燥過程中會產生微量VOCs排放,但由于生產環節處于密封狀態,濃度低,且無毒,VOCs排放微乎其微。部分以液體墨粉通過濕式顯影工藝印刷的靜電照相數字印刷設備,在設備內部含有機載采集、控制和回收系統,對VOCs回收并重復利用,減少了VOCs向大氣中的排放。對設備眾多、生產場地局促或印刷生產與大量使用粘結劑的印后加工混置在一起的數字印刷企業可在實測后根據需要,確定是否需要治理。

印企應當如何注意環保問題
1.柯尼卡美能達還就最新上市的采用噴墨技術的KM-1設備提供了“印刷過程中不會釋放VOCs排放物”的聲明,原因是該設備“采用的油墨類型為UV固化油墨,不含溶劑(BTX:苯、甲苯和二甲苯),且不包含NMHC(非甲烷總烴)等在標準中被定義為VOCs的物質”。富士施樂公司也就他們的產品提交了相關證明。
2.設備相對集中、生產場所狹小的單位應該注意對環境的監測,甚至是采取適當措施,經過回收處置后再對外排放。因為,印刷企業產生揮發性有機物的并不僅僅在印刷生產過程中,還包括在覆膜與裝訂過程中使用的粘合劑。UV干燥過程中產生的臭氧對環境的影響同樣很大,也應該引起生產企業的關注,注意保護員工健康,同時也應避免為了減少VOCs的排放,卻又引發了臭氧排放超標的結果。
保護環境責無旁貸,科學治理更為實在,印刷行業需要少花錢多辦事,辦實事,辦成事。我們期待著數字印刷在加強環保中得到發展,我們也期待著繼續“讓印刷成為榮耀”。
責任編輯:梓沐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