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隨著移動支付搶占市場,在智能手機的掩護下,無現金社會這場硝煙眼看已經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就連乞討者也用微信二維碼乞討,手機當錢包的風氣已全面盛行。這程度令外國媒體非常之驚訝。
《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一名乞討者趙勝吉在一家雜貨店旁邊乞討,他面前的紙板上寫著“推薦使用微信支付”,鼓勵路上行人用微信施舍,而這是當下移動支付趨勢的一個寫照。
根據報導,中國的這股移動支付風氣令不少外國人驚訝,來自紐約的馬林諾(Diego Merino,音譯)近期待在北京,有天他想買餃子當午餐,正當他準備跟朋友要現金時,另一人走過來幫他快速用手機付款,整個過程只有短短3秒鐘。
報導指出,上述案例是當下中國邁向無現金社會的寫照,與此同時,大陸民眾也正在減少傳統現金象是硬幣和紙幣的使用,據中國人行統計,2016年大陸消費者傳統現金消費額約為66萬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近2年內下降約10%。
亞洲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曾透露,他有一天到河南鄭州演講,在機場想吃碗面再上飛機,可是他沒有開支付寶,即使口袋里有人民幣,但是商家就是不收,最后只能餓著肚子上飛機,令他對中國大陸的金融科技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