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作為建立工作聯系、結交新朋友時重要的社交環節,如今的名片交換已經在技術的支持下從一方小小的紙片轉移到了虛擬世界。來看看這些想通過體驗讓你過目難忘的實體名片,如果再配上微名片的功能,簡直就是無敵了
Yuka Suzuki by KUDOS
Yuka Suzuki 是一名在紐約工作的造型師,為了幫助她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當中脫穎而出,設計工作室 想出了一個簡潔明了且相當有趣的營銷方式:雖然本身只印刷了一個空白的人物像和 Suzuki 的聯系方式,但沿著頭頂剪出空隙之后就能利用五顏六色的發夾創造出各種發型,就像是在展示她的手藝一樣。

Adrian Tan by GOVT
接到新加坡創意公司 為燈光設計師 Adrian Tan 打造的名片時,你或許會納悶卡面上那些看不出規律的線條到底意味著什么。實際上,這些線條隱藏了 GOVT 以 Tan 的職業為靈感安排的一個小彩蛋。當你將卡片對準光源后,正反兩面的線條就會拼出燈光設計師一詞,非常討巧。

N. Daniels by Bureau Rabensteiner
誰說名片一定要圍繞當事人本身設計,不能加入互動元素?奧地利平面設計工作室 為攝影師 N. Daniels 設計了一款,就是強調接收方體驗的案例。由于名片的高熱敏性,在手指接觸到名片的同時就相當于啟動了成像的過程,每個人收到的名片也因此變得獨一無二。


Mitsuori Architects by Hunt & Co.
由于墨爾本建筑事務所 Mitsuori 在日語中有“三折疊”之意,負責品牌形象的設計公司 經過多次實驗后成功開發出了鼓勵人們折疊的特制名片。借助左上角的 45 度折線,名片能夠輕松地立在桌面上,從側面看就好像是一個迷你的建筑模型。


Ritornell by Katharina H?lzl
是一個來自奧地利的雙人樂隊,在一次音樂會上,他們邀請觀眾帶上自己的八音盒,進行了一次合奏。以這種特別的演出方式為靈感,設計師 Katharina H?lzl 為樂隊打造了一款可以播放音樂的。H?lzl 借助鐳射工藝將九種特殊的符號連同樂隊的信息一起刻在了八音盒紙帶上,在樂隊分發名片前,人們可以親手轉動特制的八音盒,聽上其中的一小段。


Kol Kid by doug&partners
在新增了在線商店這一購買渠道之后,加拿大獨立兒童用品店 委托廣告公司 為其設計一個不入俗套的宣傳方式。當顧客在實體店的 POS 機結賬時,他們就會收到這些由融化的蠟筆制作而成的,看上去就像是事先設定好的調色盤一樣。小朋友們可以用名片的任意部分進行涂鴉,隨意切換顏色,無形中也為名片上凸起的商店鏈接做了宣傳。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