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作為2016年首個交易日同時也是A股熔斷機制實施首日,1月4日開盤后,滬深兩市迅速下挫,至午盤13:12,滬深300指數跌破5%,觸發第一檔熔斷閾值,暫停交易15分鐘;13:27交易恢復后,指數繼續下跌,僅6分鐘后滬深300暴跌至7%,觸發二次熔斷,并于13:33暫停交易至收市。
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跌6.86%報收3296.26點,創業板指跌8.21%報收2491.24點,兩市逾1400只股票跌停,再現“千股跌停”大觀。
在滬深行業板塊中的印刷板塊中,7支股票中有5支股票跌停,跌停的股票為盛通股份、東港股份、陜西金葉、東風股份、鴻博股份,而僅有的2支股票未跌停的股票,勁嘉股份和界龍實業,也分別下跌0.07%和3.23%。
這其中,東港股份于11:28即已經跌停,鴻博股份13:11跌停,陜西金葉13:28跌停,盛通股份13:31跌停,東風股份13:33跌停。這意味著,在第二檔,甚至第一檔熔斷閾值觸發前,這5支股票就已經實現跌停,而熔斷機制本身阻礙了這5支股票再次上漲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檔熔斷閾值觸發前,勁嘉股份和界龍實業正呈現上揚趨勢,熔斷機制的生效相反卻抑制住了這兩支股票的反彈。
如果我們把目標從印刷板塊放大到造紙板塊。在所有造紙板塊的29支股票中,跌停的股票占了大半部分,總共跌幅超過8.93%,用慘淡來形容也最恰當不過了。
事后,熔斷機制得到了不少股民的嘲諷和調侃,很多人將此次下跌歸咎于熔斷機制的本身。但市場理性聲音認為,兩者關聯不大,只不過是各種因素趕在一起造成了恐慌,所以接下來不太可能出現連續的大幅下跌。
事實上,在本身已經存在漲停和跌停機制的中國股市,學習沒有漲停和跌停機制的美國股市而引入熔斷機制,究竟效果如何還有待實踐去檢驗,但是“新年第一跌”確實給股民的信心傷害不小,還有接下來即將開啟的注冊制改革,在宏觀經濟依然不甚樂觀的2016年,究竟對股市影響幾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截止于1月5日11:30分,滬深300指數微漲0.84%,印刷板塊中的7支股票中5支下跌,2支上漲。其中,盛通股份、東港股份、陜西金葉、東風股份、鴻博股份分別下跌5.54%、6.04%、4.86%、2.48%、2.65%;勁嘉股份、界龍實業分別上漲7.49%、8.28%。造紙板塊的29支股票中,6支停牌,10支上漲,13支下跌。下午開盤后,能否繼續觸發熔斷機制,仍存在不確定性。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