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廣告人的職業尊嚴感。這個詞就像這個圈子給外人的印象,又大又虛,平時做著最卑微的裝訂打印,又追著客戶要尾款。肯定有人會說,我想要提升職業尊嚴感,但我不知道該怎么做。
Gary Oldman,也就是今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閃閃發光的60歲影帝,為了演好丘吉爾每天上妝卸妝就要五小時。拍攝期間早出晚歸,別人到片場時,他已經是丘吉爾的樣子了。導演3個月沒見到他的真面目。即使那么費勁,他從第一天彩排開始就全副武裝來到現場,而當天僅僅是讀劇本。為了跟丘吉爾最大限度地接近,除了閱讀不少關于人物的書籍和影視資料之外,Gary Oldman甚至學著跟丘吉爾一樣猛抽雪茄,幾乎尼古丁中毒。而丘吉爾特有的略微含糊的講話方式、鼻音的腔調等細節,也被他融化在自己的表演中。
孫儷每次接片都會按照不同情緒標注劇本,拍攝期間很少回家探視,別人問她為什么這么拼,她的回答非常實誠:演戲是我賴以為生的工作啊,如果這都不認真對待,有一天或許就沒有工作來找我了。
所以什么是職業尊嚴感?且不說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畢竟,能天生熱愛所從事工作的人是極少極幸運的;但至少有對工作足夠的尊敬。而如何樹立職業尊嚴感?設立優質工作的標準,并日復一日、一絲不茍地踐行下去。概念聽上去很大,聚焦到每一天,卻都是小事。我在這里先羅列20件小事拋磚引玉。過程中不用計較太多值不值得、辛不辛苦,就是一頭栽進去“傻干”就好;一年之后再回頭看自己的圖文加盟店,會有奇跡發生的,相信我。
1. 在開始做廣告前,有沒有認真鉆研將要服務的品牌產品?有沒有努力通過其它途徑去了解他人的使用感受,模擬使用體驗?
2. 有沒有從目標受眾角度出發,問過自己:你會通過廣告對這個產品/品牌感興趣嗎?為什么感興趣,或者為什么不呢?有沒有窮究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或是阻止受眾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呢?
3. 有沒有將創新思維融化在血液里?會不會時時提出質疑:為什么我們不能嘗試一點更新鮮的idea?有沒有真的在踐行顛覆陳規?為什么每次提到digital/social,第一反應就是做一支H5;每次做品牌形象宣傳,第一反應就是拍攝一條長片?能不能告訴客戶,我今天做的有點不一樣呢?
4. 有沒有時不時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idea?你打動自己了嗎?
5. 有沒有把對創意、對消費者、對品牌的敏感融化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就是下了班、休了假就完全把跟工作有關的一切都扔在腦后,有沒有充分的營銷自己的朋友圈?
6. 有沒有能力把個人活色生香的生活轉變成源源不斷的創意素材?為什么表面上日子過得豐富多彩,到了想消費者故事的時候搞來搞去都是老套路,而且說不了人話、釀不出人味?
7. 有沒有養成把所見所感、所思所想隨手記錄下來,并經常翻看的習慣?
8. 愿不愿意安下心來讀20份調研資料,并帶著最大的好奇去尋找品牌的問題、挑戰與機會?
9. 有沒有在形成想法、做出結論之前,先認真消化了所有相關資料?有沒有仗著自己的一點經驗就盲目、武斷地下結論?會不會經常提醒自己:你憑什么這么說?!
10. 如果創意一下子想不出讓大家滿意的點子,你會不會繼續跟進,找各種不同的方法幫助激發創意?還是隨便找找模板完了就萬事大吉,甩手不管了?
11. 創意在開始發想具體創意之前,有沒有花時間好好消化?你知不知道手上這個案子想要達成什么目標?
12. 如果你準備開展多方研討,有沒有在會議之前好好準備?如何開場?如何解決冷場?時間如何控制?如何帶領討論?要不要準備一些創新產品來激發討論?這些創新產品是不是只是老三樣,有沒有更適合這一次討論主題的、更新鮮有趣的刺激物或是方式方法?
13. 是不是愿意傾聽各種不同的聲音,無論這個聲音來自于圖文加盟店里的實習生、剛入行的小朋友,還是客戶?比起尊崇,是不是更尊重好的創新本身?
14. 有沒有為了干活更輕松容易,習慣于先拍腦袋確定結論,再搜尋支持的證據,哪怕所謂的證據完全不滿足統計學要求,哪怕所有的證據最后指向了另一個更加正確的方向?注意:不是假設結論,是確定結論。
15. 有沒有把個人意志、個人榮譽凌駕于品牌成功之上?比如這支廣告找這個美女,是故事的必要需求,還是你自己想看美女?
16. 想不出夠格的創意會不會自然形成便秘感?會不會為了尋找那個潤腸的新想法日思夜想、絞盡腦汁?
17. 寫完項目協議、PPT會不會再三檢查,杜絕錯別字?
18. 是不是真的認為廣告就是忽悠,并且把提升忽悠能力作為職業成長的測繪儀?會不會跟年輕的廣告人不斷灌輸“廣告就是忽悠”這種信條?
19. 不論入行多少年,是不是還熱衷學習、熱衷成長?是不是覺得自己已經身居高位,可以高枕無憂了?
20. 有沒有為了取悅客戶習慣了說假話?有沒有為了取悅他們習慣了兩面派?有沒有為了取悅下屬,習慣了畫大餅卻忘記了去實現?有沒有為了取悅自己,碌碌無為,還引以為傲?
是不是覺得以上都是小事,而且看上去費時費力一根筋?所以我知道你的圖文加盟店干得不開心,哪怕業績有了起色卻越來越不開心,因為沒有了那顆廣告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