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互聯網普及度極高的時代,用戶已經逐漸培養了網上購物的習慣。寬帶、計算機、移動終端、云存儲等網絡硬件環境的飛速發展,更是加快了商業模式的不斷變更和完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印刷行業的電子商務應用的土壤已經形成。阿里系、京東商城、當當網的爆發式成長和幾近成功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電子商務存在的理由和價值。網絡印刷,則將印企“觸網”推向一個全新的階段,開啟了印刷業真正的電子商務時代。印刷電子商務“鼠標+印廠”的商業模式可能成為未來印刷業的主流。眼下,國內印刷電商更期待成熟的運營模式。

印刷網絡環境
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4.3萬億元,同比增長26.5%,企業營收規模為167.1億元,同比增長27.6%。物流的快速發展,讓原本“地域化就近服務”的印刷產品,能夠以較低成本進行更長距離的配送。
從全球范圍來看,網絡印刷市場的主要驅動力來自于亞太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3%。美國咨詢公司贏船公司調查顯示,2014年預計美國1070億美元的商業印刷總銷售收入,將有310億美元來自網絡商業印刷。
電商的行業應用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國內使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中小企業用戶規模已經突破1650萬。以阿里巴巴為例,目前印刷包裝行業在阿里國際站付費會員3000多家。在國內站的會員數量約2萬家以上。
在行業中,以包裝類企業居多,其中包裝袋與包裝盒占比最高,其次是瓶、蓋子、印刷耗材、塑料膜、紙張等。貿易公司和印刷企業的比例是6:4。交易情況線下交易為主。
統計顯示,印刷企業利用網絡進行企業及產品的信息宣傳。15%的印刷企業有獨立網站、網頁,63%的企業有開放平臺企業網頁,82%的企業有信息發布平臺。
目前有大企業試水個性化定制平臺,如盛元印像、虎彩,也有外行業分食網絡印刷市場,如網易印像派、卡當、喀嚓魚等。
蘊藏的機會與風險
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帶動了更多的從業者加入其中。未來5年,我國3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將有半數企業嘗試發展電子商務。印刷電子商務將迎來大批的涌入者、創業者。2013年~2015年,個性化印刷網站數量將迎來快速增長,個性化印品市場份額將持續增加,用戶數量也將持續增加。
像天貓、阿里巴巴商城類大綜合貿易平臺,很難實現印刷設備及器材的專業產品分類及服務;在線設備及器材的銷售受到行業采購習慣、賬期等問題的困擾。透明的采購價格,網絡渠道與傳統的經銷商渠道相互的博弈才剛剛開始,對于供應商來說是個痛苦的過程。
網絡印刷紅火發展的表象下,還有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即內地網絡印刷商的運營能力普遍尚欠火候。印刷行業的網絡在線交易平臺才剛剛起步;市場需要持續培育;未來經銷商可能發展為技術服務商,企業網絡直銷將成為標配。隨著服務商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專業,會有更多的企業可能把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服務商的行業細分能力及專業服務能力決定了其核心競爭力。
湖南天聞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業都上馬了相關項目。與此同時,外來勢力也在積極滲入內地網絡印刷市場。坊間傳言“殿堂級樣本”美國維斯塔印刷公司(Vistaprint)將很快進入中國。
相對于印刷行業,雖然看到了電子商務這一片藍海,但是面臨的巨大挑戰和困難——存在著贏利模式單一、創新不足、誠信等問題,個性化產品同質化嚴重。這樣的產品價格競爭更為激烈。商業模式單一將帶來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價格持續下降。企業應當選擇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冷靜思考并快速行動,布局適合于自身現狀的網絡印刷。
迎接移動電商
易觀智庫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手機購物市場規模達600.5億元,較2011年環比增長488.7%。預計到2015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有望超過2500億元。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3G用戶國家,智能手機與平板的普及,催熱了移動電子商務市場,手機網民與手機網購人數大幅增長,傳統電商的沉淀,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消費者對移動工具的認知度很高,并快速進行應用。印刷企業要敏銳抓住市場機遇,快速行動甚至是跨越式發展——迎接移動電商。
為此,印刷電子商務從業者要印刷流程整合練內功,培養網絡采購習慣,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無論速度快慢和結果如何,未來企業皆電商是毋庸置疑的。
印刷行業的電子商務發展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堅持,最后可能只有為數不多的選手能生存下來,但生存下來的,必將獲得比較可觀的市場份額和收入。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