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夏季印刷油墨應注意的這些小事
1、刮墨刀的壓力
在使用刮墨刀時,必須要有一定的壓力,要讓刀片刀刃穿過油墨層直接接觸版面起到刮墨的作用。在目前凹印機中許多廠家是采用氣動壓力,使用時一般壓力在2kg-3kg之間為適宜,無氣動壓力需要手動調整,調整的壓力能起到刮凈油墨為宜不需太大。淺網印刷相對刮刀壓力應少一些。
2、刮墨刀的角度
在印刷過程中刮墨刀的角度是根據版輥的網穴深淺度來進行調整的,不是一個角度用到底的。一般來講刮墨刀與版輥接觸的角度為45°到60°之間。當版輥過淺時,刮刀的角度就應變小,版輥過深時刮刀的角度就應過變大,這是刮墨刀角度的調整原理。
3、印版膠輥的質量
在印刷淺網版過程中,壓印膠輥的質量好壞、膠輥的軟硬度和膠輥上的清潔度對印品的質量都有很大有影響。目前,印刷機上的膠輥一般是兩種:一是橡膠膠輥;二是聚胺脂膠輥。其本質的區別是價格上的問題和耐溶劑性能,只要保持膠輥上清潔、平滑、壓力均勻基本上能達到要求。如果在印刷中出現壓紋現象,尤其是實地部分出現斜條紋,在調整壓力無效果時,應更換膠輥。因此,膠輥在印刷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4、油墨的工作粘度
油墨粘度的調整是根據印刷機的機速、版輥的深淺度來確定的,機速快油墨粘度相對要低,機速慢油墨粘度相對要高,版輥網穴深油墨相對要大,版輥網穴淺油墨粘度相對要小,這就是印刷中的油墨工作粘度,也是油墨粘度隨時調整的原理。在正常印刷中,油墨里的稀釋劑在不斷的揮發,這就需要添加稀釋劑來降低粘度,在添加稀釋劑時應最好加在墨泵里或增加新墨時多加稀釋劑,這樣可以防止整卷圖案色澤不一致的現象。淺網版印刷油墨粘度不易過高。
5、溶劑揮發速度的調整
稀釋劑不是單一的溶劑,而是多種溶劑組成的。各種溶劑有各種溶劑的作用,也是根據各種溶劑的揮發速度,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稀釋劑可分為:快干型、中干型、慢干型。印刷時可根據自已的印刷機速來配制的。這一點也是對印刷質量的高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烘箱溫度的控制
干燥系統是決定凹印機印刷速度的。從低檔到高檔的印刷機,它們的干燥系統是不一樣的裝置。從單烘箱到雙烘箱和多功能烘箱、烘道。其主要目的一是提高印刷機速,二是將印物圖案干燥徹底,提高油墨在薄膜上面牢固度和讓油墨中稀釋劑徹底干燥,防止假干,造成回粘或制袋后出現氣味。因此,干燥系統應與印機速度配合好,再根據承印物的圖案面積大小來充分調整烘箱溫度和風量。烘箱溫度一般按100m/min的印刷機速,烘箱溫度應控制在BOPP、PET、PE、CPP 50-55℃,BOPA 60-65℃。白墨、金墨、銀墨應在60-65℃。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