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無人超市讓消費者剁手于無形,這樣的事情在以前那簡直就是科幻片才能發生的,隨著近些年科技發展已經不是什么難事了,可以說支撐起無人超市的是智能包裝技術的大爆發。
無人超市技術有多神?
簡單來說無人超市就是一個縮小的“天眼系統”。
集成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物聯網
如今的人工智能系統讓超市沒有售貨員和收銀員,消費者選好商品拿了就走,手機會自動結算。

在“即買即走”的極致體驗背后,其實是人像識別、商品識別、自助支付、大數據分析、IOT(物聯網)、區塊鏈等集成系統的支持。
簡單來說這是利用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身份,店內遍布的攝像頭和傳感器能夠記錄人和物品的移動。
RFID是目前最適合無人超市的技術。如果未來RFID芯片成本降低,那廉價的商品也可以采用,RFID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實現商品信息的數字化和創意營銷功能,這些還是基礎性的應用,商品消費背后大數據的挖掘才是真正的金礦。
關于智能包裝你不知道的二三事:
智能包裝是指通過創新思維,在包裝中加入了更多機械、電氣、電子和化學性能的等新技術,使其既具有通用的包裝功能,又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以滿足商品的特殊要求和特殊的環境條件。其中涉及到保鮮技術、水溶膜包裝技術、二維碼技術、包裝性與結構創新技術、便攜包裝技術、紋理防偽技術、磁共振射頻防偽識別技術、食品安全溯源方案技術等。
《2018-2023年中國智能包裝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材料科學、現代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與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的進步,帶動了智能包裝的迅速發展。隨著中國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國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全球品牌商品的進入,一個相當大的零售和消費市場正在中國形成,并且快速增長。市場的快速形成與成長,勢必拉動智能包裝的迅猛發展。據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智能包裝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88億元,同比增長9%;目前智能包裝細分市場規模最大的為RFID市場,2017年RFID市場規模已達到752.4億元。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包裝行業市場規模突破1500億元;到2023年,中國智能包裝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
智能包裝可以實現對產品的流通過程全程定位,并表現出產品的實際品質。在隨著全球化程度地提高,市場范圍大大延伸,產品供應鏈也隨之擴大。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保證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食品的新鮮度和精密儀器的保護程度以及藥品的安全性。這就間接控制產品供應鏈中的制造商、物流運輸第三方和零售商,提高生產產品的品質和運輸效率,來保證產品流通的成功率,減少零售商的退貨和消費者的投訴。消費者對產品包裝功能的不斷追求,是促進智能包裝的主要動力。
無人商店對智能包裝的發展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智能包裝作為新零售生態格局中的一員,技術和應用場景不斷被重構,最終將會帶來無人商店購物閉環的完美體驗。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