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二維碼憑借可以存儲大量信息、多種類型數據以及連接互聯網的功能,迅速成為市場寵兒,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移動支付、企業營銷、產品溯源、產品防偽等。
但是,印刷品上的普通二維碼作為一種信息鏈接方式,本身并不具備防偽特性,復制成本極低,極易被仿造,同時其鏈接對象存在多種不確定性,會給掃描者帶來一定風險,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從而掃描到錯誤信息甚至造成財產損失。
本文提出一種新型立體防偽二維碼印刷方案,通過研發特定功能的油墨,采用特定的印刷工藝,實現二維碼的防偽功能。
方案設計
立體防偽二維碼為3層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立體防偽二維碼結構示意圖
01
上層
為黑色二維碼,采用自制的水性感溫變色油墨印刷,該油墨主要以水性丙烯酸樹脂和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樹脂為連接料。
水性丙烯酸樹脂制得的水性油墨墨層具有良好的光澤度、透明性、耐熱性、耐候性等性能,而水性聚氨酯大分子結構中的氫鍵具有較強的內聚力,模量和撕裂強度等物理性能較高,可以提高墨層的耐磨性和附著性。因此,水性感溫變色油墨既具有環保性能,又具有較高的物理性能。
另外,在油墨中添加70℃黑色變無色感溫變色微膠囊,使得溫度高于70℃時,油墨顏色可以自行消失;輔助添加一些功能性的助劑消泡劑、流平劑等,調整油墨pH值為8~9,使其達到最佳的印刷效果。
02
中間層
為防偽標識層,采用水性立體防偽變色油墨印刷。
立體防偽變色油墨采用水性丙烯酸樹脂為主要連接料,同時添加適量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樹脂,調整其耐磨性和附著力。
另外添加70℃無色變有色感溫變色微膠囊和可膨脹微球發泡劑F-35,發泡劑主要是熱膨脹型微膠囊,在高溫下囊心材料(低沸點有機溶劑)迅速汽化產生內壓力,同時壁材受熱軟化,迅速膨脹,膨脹后其直徑增大到原來的數倍,且形態穩定,因此可以呈現穩定清晰的立體圖案。
中間層還包括防偽識別碼,其可以是圖案、數字、字母、符號、文字等,面積不大于二維碼面積即可。
03
下層
主要為承印物,承印物可選擇普通白卡紙和復合金銀卡紙等。
印刷方式
網印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狀的限制,可以在特殊形狀的造型物上及凹凸面上進行印刷,使用范圍極其廣泛,與二維碼的使用范圍幾乎完全重疊。另外,油墨厚度可達30~100μm,墨層覆蓋力強,圖文立體感強,可以更好地體現本文設計的二維碼的防偽特性。因此,本文的印刷方案基于網印而設計。
(1)選用自制的立體防偽網印油墨,采用100~250目網目線數印刷防偽標識。
(2)在防偽標識上,用自制的水性感溫變色油墨,采用100~250目網目線數印刷二維碼圖案,并在60℃下連線烘烤或自然晾干,保證在不變色的前提下干燥。
防偽過程
本文以圖2所示的二維碼為例展開分析(圖示僅供實驗室分析,暫不具備識別功能),具體的防偽過程如下。
防偽過程

圖2 立體防偽二維碼顏色變化過程
(1)拿到樣品(如圖2a)后,正常掃描二維碼,手機上提示需要輸入對應的防偽識別碼(若接入后臺,會提示需要輸入對應的防偽識別碼,如圖2b所示;或掃描二次防偽二維碼,如圖2c所示)。
(2)用打火機加熱或者其他加熱方式加熱至65~70℃以上時,上層黑色二維碼幾乎消失,同時底層防偽標識顯現,如圖2b(為一串字符)、圖2c(為隱藏的二維碼)所示;隨著溫度的升高,防偽標識逐漸凸起,加熱至110~120℃時,立體感增強,立體圖案清晰可辨。
(3)移去加熱源后,上層二維碼顏色恢復,底層防偽標識顏色變為無色,但是立體圖案未消失,用手觸摸時,有強烈的凸出感,如圖2d所示,保證了防偽二維碼的一次性使用。
(4)通過掃描上層二維碼進入數據庫,根據提示輸入圖2b所示的防偽識別碼或掃描圖2c所示的防偽二維碼,查詢產品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加熱后又恢復至常溫的二維碼,還能繼續掃碼,不影響產品的二次宣傳,從而達到“一次使用,二次宣傳”的效果,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時又防止了復制和盜用,保護了消費者和商家的利益。
綜上,本文提出的立體防偽二維碼具有以下特點:整個防偽過程顏色可逆,但立體感不可逆;采用水性油墨,綠色環保,還可通過改變水性油墨的配比,使其在膠印、凹印或膠印、凹印、網印相結合的印刷中應用;網印可滿足客戶提出的各種異形印刷產品的印刷要求,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