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傳承5000年之久。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農耕已經漸漸被機械所代替,老舊的農耕方式漸漸被淘汰,那些老式的農具也漸漸看不到了。
鼓風機
稻谷脫粒之后,還要把里面長得不飽滿的稻谷篩出去,
利用鼓風機一吹,輕的就飛了,重的稻谷就留下來了。
犁耕
翻土的工具。
簸箕
用竹條或去皮的柳條編織而成,揚米去糠,
還可以拿來曬各種食物,辣椒、茄子、豆角,曬干來吃。
蓑衣
蓑衣是舊時人們普遍用的雨衣。蘇軾有這樣的詩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就是披著蓑衣,無懼人生各種風雨。
鋤頭
這是最常見的農具,如果這個你還沒見過,那說明你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城市人。
石磨
用來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這個應該算是最先消失的農具,因為它實在太難推了。
這些農耕老物件,很多人應該都沒機會見過吧?最近,白沙村開了一個農耕文化展覽室,給各種農具添加上營二維碼,只要掃描二維碼就能詳細了解農具名稱的由來、用途等等。
這些二維碼是快印客加盟店利用智慧云碼做的,從而成為農耕文化傳承的利器。作為一個廣告快印人,如何留住這些鄉村記憶,讓即將消逝的農耕文化得以流傳,成了責無旁貸的事情。
廣告人,就應該致敬中華傳統,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農耕文化,為全面實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出謀劃策。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