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眾所周知,3D打印需要滿足顧客對產品個性化的追求。聰明的品牌公司都明白,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產品指的并不是要商家為每個顧客定制產品,而是要為顧客提供能夠把產品個性化的工具,讓客戶自己完成產品的個性化。

“舉例來說,NikeID 網站歡迎顧客創造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跑鞋;MyHeinz 網站在顧客親自設計好瓶子標簽后為他們把實物制作出來;還有很多銀行能夠把顧客上傳的圖像印到到他們的信用卡卡面上。”
3D打印只是一時的潮流,還是立意更加深遠的東西?
往好的方面想,3D 打印應該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創意工作坊 Vocademy 的創始人 Gene Sherman 告訴記者,人們對制造業的產業層面存在嚴重誤解,認為創造是大企業中專業人士的工作,與自己無關。愈演愈烈的創客運動證明了這種觀點錯得有多么離譜。3D 打印的發展將會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創客行列。
“人類發明、制造并逐步完善了各種各種各樣的產品。我們天生就有創造的本能,是發明家和實干家。但是過去的數十年里,學術界一直在試圖宣揚創造無用論——認為創造的技能對大眾而言既非必要,也無價值。所以,不應該說創造進入了主流,而應該說它重新回到了原本屬于自己的主流位置上。”
過去,3D 打印設備價格過于昂貴,體積過于龐大,操作過于復雜。最新的 3D 打印機已經解決了價格和體積這兩個問題。對于操作復雜性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去微軟商店里試用一下樣機就能夠知道答案了。
已經實現的3D打印器官
目前,3D 打印如火如荼,人們用 3D 打印方法制造出的產品也千奇百怪,包羅萬象,比如飛機零件、食物等。但 3D 打印似乎并不就此滿足,現已將目光瞄準了人體器官。美國《大眾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為我們梳理了 5 個可以通過 3D 打印制造完成的人體器官。
生物工程師們使用一副孩童耳朵的 3D 掃描圖,在 SolidWorks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程序的幫助下,設計出一個由 7 部分組成的模型,并分別打印出這些部分。隨后,科學家們將一種高密度的凝膠灌入該模型內,這些凝膠由 2.5 億個牛的軟骨細胞和從鼠尾提取的膠原蛋白(作為支架使用)制成。15 分鐘后,研究人員將得到的耳朵移出并在細胞培養皿中培育。3 個月的時間內,軟骨就可以取代膠原蛋白。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