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物聯網產業規模到底做到多大了?“物聯網”未來發展的目標可以實現哪些?物聯網從09年提出至今,一直都倍受人們所關注,在經濟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紛紛開展物聯網相關產業建設: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能交通...,隨著產業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讓人們看到了智能科技產品帶來的全新體驗與便捷,對未來智慧生活的美好充滿了期待與向往...
然而,物聯網得發展絕對不僅僅是新鮮、好玩而已,目前全球物聯網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針對我國物聯網發展現狀,無錫市經信委主任高亞光認為:“物聯網不應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應站在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的戰略高度看其撬動效應,包括降低多少社會成本、為公眾提供多大便利”。
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對此表示贊同。“物聯網要甘做‘嫁衣’,為其他產業提供支撐。”他表示,物聯網本來就是輕資產行業,傳感器等產品制造貢獻度不高,更多的是承擔為生產生活服務的職能,“有的地方把受物聯網服務的下游產業歸集到物聯網產業統計范圍,規模看似很大實則虛火過旺”。
伴隨全國智慧城市試點工程不斷的深入發展,各地物聯網產業聯盟和產業基地紛紛涌現,物聯網產品創業成為了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的新鮮血液,就智能家居市場而言,智能家電占有著很高的市場份額,其中智能電視正被各大商家吵得火熱,互聯網IT企業與傳統電視企業的聯姻,正逐步改變著電視發展的未來,同時也引領著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得未來的發展。
物聯網行業專家提醒:現在全國各地都在興建智慧城市,包括工業、農業、醫療、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紛紛引入物聯網概念,對此一定要有理性認識,不要把物聯網產業做砸了。同時,發展物聯網不能各自為戰,要建立統一開放的平臺。
總體而言,物聯網一定要有物物感知、信息共享、協作聯動,單個點的位置共享還停留在互聯網,只不過冠上移動互聯網的新概念。當前物聯網發展面臨的最大“攔路虎”是商業模式,產業規模不是看賣多少硬件產品設備,而是看后續的服務收入能有多少,這才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