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云印刷實現了傳統印刷業和網絡的深度結合,利用網絡的無邊際性,使企業在低成本下獲得足量的分散訂單,通過合版的方式實現批量生產,實際上降低了傳統印刷的最小經濟批量,使得傳統印刷和數字印刷的成本比較優勢臨界點大幅下移。2014年快印行業春寒的到來,將會出現一批傳統印刷企業轉型熱潮,而云印刷將成為傳統印刷企業轉型的新方向。
作為印刷企業,我們認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抗衰老核心在于關鍵客戶管理。目前國內企業中,大部分下游行業面臨增速放緩的壓力,印刷產業的傳統客戶均進入發展低潮。另一方面,隨著中央“八項規定“、“限卡令“等嚴禁公款消費政策的出臺,國內傳統類印刷行業開始逐漸走進寒冬。
我們認為定制化合版印刷,即“云印刷”是另一種可轉型發展方向:第一,巨大的個性化印刷需求;第二,數據的可變性要求的逐漸放大,這兩類需求可以支撐其另一廣大的市場。因此,我們認為,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電子技術等各大領域與印刷行業的不斷融合,提供客戶所需,重視個性化定制的云印刷服務將是傳統印刷企業調整轉型的重要策略之一。
云印刷實現了傳統印刷業和網絡的深度結合,利用網絡的無邊際性,使企業在低成本下獲得足量的分散訂單,通過合版的方式實現批量生產,實際上降低了傳統印刷的最小經濟批量,使得傳統印刷和數字印刷的成本比較優勢臨界點大幅下移。
隨著電子化、網絡化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無紙化“的推崇,使得傳統印刷行業中的書刊印刷受到巨大沖擊。因此,在這一背景下,部分業內先行印刷企業已經開始逐漸將業務向無紙化或者定制化業務轉型,如部分企業轉型向電子煙、互聯網彩票、電子發票業務轉型,如上海綠新、鴻博股份和東港股份等等,另一類企業開始逐漸發展云印刷等小批量、定制化業務。
云印刷也是電子商務的一種,行業的規模效應明顯,平臺企業自然也有互聯網企業贏家通吃的特征,中國臺灣和美國的云印刷行業都形成了絕對壟斷或者寡頭壟斷的格局。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大陸云印刷行業將有可能誕生2~3家大型印刷企業,建議關注起點較高,布局較早的盛通股份、長榮股份、鳳凰傳媒。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