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今年的印刷業形勢用“嚴峻”二字形容并不為過,產業增速前所未有地低于國家經濟增速。5.3%的增速雖未出乎一些印刷人的意料,但也帶給印刷人更多關于未來之路走向哪里的思考。正如印刷技術雜志社總編輯、《印刷經理人》主編王麗杰所說:“唯有搭建出自己的價值場,方能找到競爭優勢。”那么,印刷企業的價值場在哪里呢?在2015全國印刷經理人年會上,幾家印刷企業與大家分享了他們的創新經驗。
要轉型就要“互聯網+”
觀點代表人:朱敏(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總經理)
作為亞洲連續19年獲得美國工業聯合會印制大獎的印刷公司女性“掌門人”,朱敏對于中華商務聯合印刷有限公司的發展脈絡極為清楚。身處其中,她體會過傳統印刷業的榮耀,也對數字化發展對產業帶來的沖擊深有體會。在本次年會上,朱敏和與會者分享了中華商務圍繞著互聯網所做的各種加法。
以傳統印刷和互聯網為基礎,“+新技術”涉足電子印刷、打造基于二維碼的倉儲管理和基于RFID的藝術品追溯管理;“+文化創意”打造網絡銷售平臺,令瀕臨消失的文物“起死回生”;“+印刷培訓”創立國內首家印刷業在線教育平臺……雖然中華商務的傳統印刷業務毫無例外地受到沖擊,但新的轉型項目令中華商務在2014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8億元。
“轉型無現成之路,只有靠探索和實踐。”中華商務是創新的行動派。
堅持是創新的基石
觀點代表人:曹健(江西新華印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業內,江西新華印刷并不高調,創立66年來,經歷過創業的艱辛、轉型升級之痛,在當下行業處于低迷之際,反倒迎來了企業品牌的鼎盛。正如曹健所言,這家企業融入了幾代“新華人”的情感,他自己就是其中一員。從基層干起到擔任總經理,在曹健的帶領下,江西新華印刷在2014年實現了同比93%的增長,實現銷售產值7.63億元,利潤同比上升20.3%。
對于創新,江西新華印刷的做法是堅守書報刊印刷主業,進行多元拓展——跨區域進行綠色環保包裝產業布局、發展個性化定制等商務印刷業務、建立覆蓋全國的印刷電子商務平臺。
立足本業、重抓項目、跨界發展、人文企業,4個詞語概括了江西新華印刷內強管理、外拓市場的雄心壯志。
痛定思痛后的動力
觀點代表人:鄭奮(寧波報業印刷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斷崖式下滑從2012年至今讓每個報紙印刷企業都“透心涼”。在新媒體沖擊下,在背負巨大的設備和廠房折舊壓力之時,如何開創新機?寧波報業印刷公司給同行提供了借鑒。
鄭奮介紹,對于報紙印刷企業來說,要激發活力,必須創新體制機制。轉企改制、職工身份置換、產權多元化、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進行了各種內部準備之后,寧波報業印刷公司拓展紙品文具業務,打入聯合國在中國的文具采購供應鏈;發展精品圖書業務,客戶遍及歐洲、美國、中東;大膽進行采購創新,減少流動資金積壓,化解經營風險……
“十年改制轉型結出碩果。”鄭奮說,經過10年改革,寧波報業印刷公司已轉型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文具與精品圖書外向型生產企業。
責任編輯:魏盼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