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國家進入“十二五”規劃新時期,文化產業的發展被列為國家工作的重點,對于努力向文化服務業發展的快印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2010年,國內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迅猛,表現不俗,僅北京、廣東、江蘇和山東四省市產值就突破四千億,可以說文化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能否抓住機遇,為快印產品打上文化標簽關系著未來快印行業發展的前途。
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當前文化建設的亮點之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達到11052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2.75%。其中北京、廣東、江蘇、山東4省市表現尤為搶眼,文化產業增加值均已突破千億元。
在廣東,文化產業連續8年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北京,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10%。數據表明,文化產業對各地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逐步提高,文化產業正在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綜觀北京、廣東、江蘇、山東4省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了這樣的共性:文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大幅提高、文化體制改革成效顯著、新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非公資本比重上升、民營文化企業成長迅速、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同時,這些省市又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發展實際,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思路、新舉措。
金融的大力支持為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能。北京市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5億元面向社會支持文化產業發展,5年來支持項目累積近600個。廣東省與金融部門一道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安排專項貸款資金,對中小文化企業開展“捆綁式”融資業務。
這4個省市的經驗也表明,文化體制改革已經成為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全國除123家文化系統的國有文藝院團完成轉企改制外,還有35家國有電影制片單位、70家電視劇制作機構、204家省市電影公司、293家電影院完成了轉企改制,10萬多家國有印刷復制單位、3000多家國有新華書店則已全部轉企改制。目前,全國已上市45家文化企業,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大型國有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
與此同時,文化產業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2010年,我國文化服務提供單位增加值占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的53.7%,比2004年增加 13.7%;而文化產品制造單位、文化產品銷售單位增加值占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的39.7%和5.8%,比2004年分別下降8.0%和4.8%。
在為文化產業增加值激增感到振奮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仍面臨著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突出問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認為,廣東、山東等經濟大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并不能代表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平均水平和整體水平,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產業也需要迅速找準突破口,迎頭趕上。向勇認為,下一個10年,文化產業的內容創意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中西部地區來說,讓文化與本地經濟特色相結合、提升傳統產業的附加值,是一條“拓舊開新”的路徑。同時,應鼓勵更多企業通過工業設計、品牌包裝、內在打造來提升傳統產業的文化內涵。尤其要注意到,文化產業與制造業的融合正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印聯傳媒轉載自科印網
相關閱讀:中國首屆快印行業TOP100品牌評選活動
DIY個性印品測評專題
一城 一店 一品牌——區域化成為快印店品牌建設保障
全軍印協25周年慶典將于11月底如期舉辦
首個專業印刷人才培訓基地落戶西藏
常用網銀選擇攻略
太原宏創興業圖文設計有限公司
阿里公開收購意愿 且看雅虎花落誰家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